郑伙亮
实验小学新天地分校 福建邵武 354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对学生开展有趣的生命教育,是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一个主要手段。本文结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案例,进行精彩生命教育的论述,有效的培养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尊重、珍惜,并进一步的突出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命教育
前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在进行课堂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还要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小学生建立对生命的认识,从而更好的体现出数学教育的科学性与思想性,使小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建立生命意识,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高质量水平提升。
一、数学知识教学中,体现生命的精彩
在进行数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开展生命教育。比如进行“位置和方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左右”的讲解过程中,除了直观的应用左手、右手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学生理解左右的概念,建立正确的位置认识。教师还要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开展精彩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对生活中要遵守“左右”的现象进行思考,在在上下楼梯的时候,如果不遵守左右的上下规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在马路上走路的时候,如果不遵守左右的方向规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小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的将交通安全知识进行普及,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懂得道路安全知识,养成遵守规则,热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中,体现生命的精彩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生命精彩。比如在进行小学数学“统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你见过集中共享单车的类型?每种单车的收费标准有何不同?你对共享单车的管理有什么好的建议呢?”,要求学生结合统计知识,开展有效的社会调查。小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对生活中使用过的各种共享单车进行分析,找到共享自行车、共享电动车等两种类型,并对两种共享单车的使用费用进行单次费用、包月费用等标准的统计。在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中,小学生会对生活中发现的各种乱停乱放、破坏单车的行为进行自动的改正,从而从爱护公物,保护公共财产的角度提出自己建议,在调查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统计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公物保护、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
三、个性差异表现中,体现生命的精彩
根据学生的差异,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生命认识。比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内容,使用纸板进行两种图形的制作。学生在制作图形纸板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制作结果。教师对这种结果的现象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对自己制作的过程进行讲解,并对和自己不同学生制作的纸板图形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理解,对同一种知识的不同形式表达的概念进行理解。小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好的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又在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更好的培养了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不能逆转的一种实际表现,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中,可以更好的帮助其建立统一的能力意识,从而体现出生命的精彩教育效果。
四、教学情境建设中,体现生命的精彩
从教学情境的建设中,开展生命教育。比如在进行“余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种趣味性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将教学的情境创设到森林中,小动物们在召开森林之王的选举大会,但是突然遇到了大洪水,小动物们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个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小动物们要怎么得到帮助?”,学生会回答“报警、找消防员”等处理,这时候,教师提出“消防员带来了救生艇,一次可以运送3只小动物,现场的20只小动物要分几次才能救完呢?”,利用这样的情境,让小学生完成除法运算过程中余数的认识,正确的掌握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帮助小学生建立了在应对危机事件的过程中,要如何开展自救以及他救的流程,要能够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及时的寻找帮助,并养成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五、良好习惯形成中,体现生命的精彩
从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开展生命教育,体现出生命的精彩。比如在进行小学生作业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要求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还要对完成过程中的书面整洁度、书写正确率等质量问题进行保证,并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作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要学会合理的分配写作业的时间,按照作业的难易程度、需要时间、读写类型进行分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序的完成作业。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计算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先括号内后扩号外,使用正确的脱式运算方法,不能操之过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为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养成严谨的科学品质。
六、教材知识挖掘中,体现生命的精彩
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挖掘,不断的开展生命教育。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中,有很多的例子、练习题中都能看到生命教育的渗透应用,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感受生命的美好。比如在进行解决问题的练习过程中,题目中会结合当下的热点问题进行大量的叙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过程中,中国队一共获得了51块金牌,21块银牌,28块铜牌,美国获得36块金牌,38块银牌,36块铜牌,请问中国队和美国队一共获得了多少奖牌?”,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会自觉地对比赛中奖牌获得的情况进行关注,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关注体育,让小学生从小建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实现自我成长,建立为国争光的心理意识。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学知识的教育、生活实际的联系、个性差异、教学情境、行为习惯和教材知识的不断应用,更好的提升小学生对生命的正确认识,随着学生学习过程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不断引导,一定能更好的体现出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在数学课堂上,绽放出生命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陈林.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应用题教学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60.
[2]刘申胜.小学数学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趣味课堂的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0,22(10):202.
[3]潘翠竹.探析小学数学教学对趣味游戏的运用[J].才智,2020(14):163.
本文系: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专项课题《童趣教学改革实践》课题编号GZS191032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