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开盈
[导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张开盈
        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   351115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历史这一门学科作为高中生必修的科目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现阶段,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历史水平、实现历史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国家教育部和相关教育工作者甚至是整个社会关注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研究,分析了在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强调了生活化教学理念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从四个方面传递了一些有关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到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对高中历史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运用
前言: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新课标的出台都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是未来时代的接班人,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而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人物,肩上的责任重大。因此,想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必须在不断的学习和尝试中获得教学的进步,从而逐渐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证明,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能够极大地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紧跟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将学生身边的生活元素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身的教学和社会生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一、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情况
1.1过分注重应试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手拿着课本,一手拿着粉笔,在课堂上讲着;学生则在讲台下机械式地听着,做着笔记。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为学生们营造了一种懒散的学习氛围,加大了拉低了学生对学习的欲望。除此之外,由于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很多学校和历史教师还是像以前一样过分看重应试教育。不管是课本内容的学习还是课后知识的积累和训练,大部分的历史教师还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没有考虑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历史教师的教学内容便很容易地就局限在教材上,而且教学的形式也比较单一。长久下去,学生对历史课堂提不起兴趣来,历史教师的教学效率自然就会随之逐渐降低了。
1.2历史教学封闭化
        历史教学的封闭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封闭。在实际情况下,大多数的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是依赖于历史课本,教学始终都是围绕教材上的内容而进行,这其中没有展开,也没有拓展,所以学生们很难接触到新的历史知识。然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果不懂得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那么自然也跟不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就最后只能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其次,是教学目标的封闭。在实际的历史教学情况中,还存在一些将固定的教学目标当成是教学始终要坚持的准则的现象。然而历史教师却忽视了这些所谓的教学目标的制约作用,比如各个教学目标之间产生矛盾作用、而且没有考虑到高中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教师效果。
二、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1利用平和的语气
        要想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更好地融合到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首先就应该为学生们营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氛围。

其中,历史教学平和的语气是营造生活化氛围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学会放下自己的身段,积极地走近学生,不管是学术问题还是生活上的问题,都用平和的语气来跟学生们交流和交谈。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极大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进双方之间的情感,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
2.2运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更多的是关注教材中的固定内容,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和历史相关联的知识教学。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发现和探究,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或者是发展轨迹都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因此,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比如,以“百家争鸣”中孔子“性本善”的观念的教学为例。在开展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一些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关故事的视频,让学生们在观看生活视频的过程中,将“善”的涵义领悟出来。
2.3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被强调。因此,历史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抛出一个历史问题,然后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大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在每个小组中随机挑选出一名成员代表整个小组进行有关分析和总结的陈述。
2.4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源泉。因此,要想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更好地融合到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就应该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比如,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考虑到整个班级的整体水平,除了有关学习难点和重点的训练,还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基础性的训练。此外,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历史教师还应该懂得循序渐进,将难度较低的题放在整个训练的前面。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自然也就能够提升了。
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化的历史课堂能够改善课堂以往枯燥无聊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汲取知识精华,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对历史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使自身的生活化教学理念能够科学合理地融入到实际的历史课堂中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走高中历史教学之路固然是非常艰辛的,但是这其中却也少不了因为收获到的教学成果而感受到的快乐。为了这群勇敢的孩子们,我们应该在这条道路上、不畏困难、永不放弃、勇往直前,从而为高中历史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双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聊城大学,2017. DOI:10.7666/d.D01210691.
[2]许爱华.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内容生活化趋势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DOI:10.7666/d.y2115659.
[3]余海波.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5. DOI:10.7666/d.Y2964176.
[4]张冬梅.普通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张家口市区的考察[D].河北北方学院,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