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丽
黑龙江省铁力市第四中学152500
摘要:随着信息化4.0的到来,中学音乐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是,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机械回答少量问题,师生互动少;信息化设备只是用来播放幻灯片,更多时候是弃之不用;教师间教学方法交流少,教学资源分享不畅;音乐课堂以纯音乐教育为主。学生没能在音乐课上得到真正的体验和放松,爱的教育缺失,容易导致学生心理问题。运用好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设备的操作方法,还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新的研究和突破,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使用信息化设备无异于新瓶装旧酒,这也违背了“课改”的初衷,同时也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好信息化技术,并重视信息化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对提高音乐教育水平用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音乐;信息技术;新技术。
一、运用信息技术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因此,笔者的想法是,在班级内组建音乐社团,可内设素材资源组、课件制作组、平台操作组、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喜好,自由选择进入小组。各小组选定小组长,负责组内事务。素材资源组负责在课前收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各种素材,课件组负责对已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及课件的制作,并将制作好的课件交教师复核,平台操作组负责将课堂上学生的精彩表现上传到网络平台并将链接分享到班级指定微信群。教师则将教学重点放到小组间事务的协调、教学课件的优化设计、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上。这样,学生积极参与了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加了对音乐的兴趣,教学效果自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此外,学生不仅提高了自身的音乐素养,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运用信息技术应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提到信息化音乐教育,我们更多想到的是音乐教师利用多媒体交互教学设备进行互动式教学,将课前制作好的课件及素材按照教学大纲流程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但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系统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一面,比如:在讲到各种乐器的音色时,因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将所有乐器都带到教室,此时便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所需展示乐器的文字资料、图片信息展示给学生、甚至可以给学生播放乐器的经典演奏片段,从而加深学生对乐器的认识,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乐队的配合时,可以用FL Studio软件为学生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各种风格乐器间的配合。
三、运用信息技术应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学校应搭建共享平台,鼓励教学资源的彼此分享。以笔者的学校为例,全校共有三个年组,每个年组有两至三名音乐教师。大家可商定后选择诸如百度网盘、QQ群、校内局域网。有条件的学校可搭建局域网服务器,并指定专人作好服务器的维护工作。年组负责人按照当前年组课程大纲内容设定年组文件目录并设置课程文件夹,通知教师每节音乐课后将自己的教学资源上传至课程文件夹。上传内容包括音乐教学所需要的文字材料、图片资料、图表资料,各种动画、声音、视频、课件和影视录像等。结合前面提到的学生课件组的活动,可不断地对教学资源进行丰富和更新,也可将素材发放给学生素材组使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四、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人品格的建造比技能水平的提高更加的重要。但是,我们常常在网络中看到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轻生坠楼的文章,在现实生活中听闻学生仇视社会、叛逆父母、与同学老师谩骂的场景。这些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去改变这样的状况。我们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多地加入拓展知识,如在讲解音乐家贝多芬在双目失明并且两耳完全失聪的情况下谱成《第二交响曲》,并重返维也纳。可为学生拓展讲解7岁便完全失明的美国灵魂音乐家、钢琴演奏家雷·查尔斯;备受疾病的折磨,从小就病魔缠身,一生中几度死里逃生的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帕格尼尼。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呈现在屏幕上,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
通过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爱的教育。学习歌曲《父亲》感染学生要知道感恩上一辈的用心良苦、激发学生学会担当、对社会对父母有责任心;学习《感恩的心》激励、带动学生要在生活中充满阳光,充满自信的对待自己的一切;学习《我的祖国》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此类歌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办配乐诗朗诵比赛,各小组限时创作后配乐朗诵,在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对学生今后的人生抉择和人生观起到正面的教育意义。
结束语: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知识面广,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一些图像处理(PHOTOSHOP)、音频处理(AU)、视频剪辑(会声会影)等辅助性软件的使用技巧,会对音乐教学工作有较大的帮助。总之,在中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中,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