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多元探索 向生明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向生明
[导读] 近几年以来,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界的深入开展,目前国家对于初中生的教育教学质量非常重视。为了全面发展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初中数学教育目前正在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旨在提起初中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简单分析。

向生明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竹坪铺中学
【摘要】近几年以来,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界的深入开展,目前国家对于初中生的教育教学质量非常重视。为了全面发展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初中数学教育目前正在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旨在提起初中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83-01

        初中教育对于学生而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为高中进行深入学习打基础的重要阶段。面对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初中数学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之下存在的弊端,要认清学生在当代社会中发展的具体需求,并在教学中将学生作为主体。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教师思想封建、固执,不知变通,一味地利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被动式教学,要么就是弱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减少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导致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无法提升,影响学习质量。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打破这些弊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一、整合内容,创设开放式教学模式操作环境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对教材展开整合性思考,筛选出最为适合的教学内容,还要对学生学习情况有更多了解,有针对性地增设一些校本课程内容,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任务。在设计教学情境时,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开展,给学生提供更多感官冲击。如果有可能,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参与情境设计,让学生展示一些信息和材料,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教学内容比较明确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对学法展开集中优化处理,以提升教学适合度。
        例如,教学“相交线”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动手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观看图示,开展多种形式的推理和表达。首先,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身边材料,自行设计一些相交线案例,对邻补角、对顶角进行感知了解。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对邻补角和对顶角概念进行深入研究,理顺对顶角性质和应用。最后,教师让学生利用实验形式对邻补角和对顶角性质进行验证,并自行选择验证方式和实验材料。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操作和推理的机会,开放性特征十分鲜明。学生利用身边材料展开实验操作,将生活认知作为学习指导,促进了主观认知的发展。
        二、明确目标,完善开放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需要围绕具体目标展开,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制约因素,以提升教学设计的契合性。


开放性教学应该体现分层意识,因为学生学力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目标要求也应该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让更多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扩大教学覆盖面。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是:观察教具演示,了解平行线概念以及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会利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公理推论,可以运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在课堂教学启动后,教师让学生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直线,自行探索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学生开始实践操作,在白纸上画出诸多直线,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很容易得出操作结果: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相交、重合。教师对学生探索结果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操作表现,然后继续给学生布设开放性训练任务:在已知直线外找到一个点,利用直尺和三角尺做直线的垂线,看能够做几条垂线。学生再次进入自行探索阶段,课堂互动气氛渐浓。经过一番探索,学生都能够顺利得出操作结论:经过直线外一点做直线的垂线,只能做一条垂线。教师为学生设定了操作任务,并给出具体操作方法,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索学习,具有鲜明的开放性。
        三、优化程序,提升开放式教学模式运行水平
        在开放式教学模式运行中,学生可以随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形成多重互动和交流,这对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品质有一定帮助【2】。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需广泛征询学生的意见,也可以让学生自行组织学习活动,给学生更多自主操作的机会。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广泛运用,不能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对教学程序展开优化处理,为学生提供更多活动建议,对学生活动表现进行有效管理,对教学生成进行适时调控,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相关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归结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三种方法: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然后,教师让学生反过来推演出平行线的性质,利用直尺画出具体的图示进行具体验证: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并使用符号语言进行表达。学生开始做平行线为第三条直线所截图示,并寻找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利用推演和测量的方式进行验证,很快就形成了系统性认知。在这个推演过程中,教师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而是让学生依靠自己的理解展开设计和推演操作,体现了独立学习意识,属于典型的开放性学习模式。
        总之,开放式教学模式解放了学生思想,学生学得快,学得懂,学得愉悦,对这种实践模式有更高认同感,因此教师要做出更多实践探索,在教学方法改进方面做出创新探索。课堂教学引入开放式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做充分的调研,在教学情境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互动运行、教学训练创设等方面展开实践探索,让学生顺利进入开放式学习环境之中,在自由、互动、探索、研究、归结等学习操作中形成学科基础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光林.数学建模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9(02).
【2】黄雅玲.形式本质双开放,驱动初中数学有效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