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王长英
[导读] 互帮互助,共同探讨的教学特点。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学

        王长英
        四川省甘洛县吉米九年制学校 616850
        摘要:互帮互助,共同探讨的教学特点。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学,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涉及到很多重要的理论知识和概念公式,需要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和同学相互讨论,解决实际的问题。基于此,以下对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探究课堂;构建培养
引言
        小组合作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按照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特点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再根据小组合作这样的教学模式,去创新教学手法和教学途径,让学生在这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团队意识与沟通协调能力,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为学生未来长久发展而奠定良好基础的有效教学方式。
一、优化小组合作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科学的分组形式,有助于增强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需要重视学生分组,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诸如学生兴趣爱好、学习水平、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进行统筹考量,合理、科学地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而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规则,学生分组最好是4人或者6人一组,注重男女分组比例,之后选取小组组长,根据教学内容,明确每一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责任,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数学教学开展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认知图形》知识中,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组,之后向学生展示生动的图形,吸引学生目光,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提问:“教师这有很多的图形,小组成员来取不同的图形,同学们合作一起认知图形。”学生领的图形,会具有兴趣的认知图形,对于不认识的图形,学生会相互探讨、分析。与此同时,在认知图形中,明确学生分工合作,诸如整合相同的图形、将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负责记录等,让学生在合作、思考中,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对图形的认知、记忆、掌握,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平台,让每一组学生发表自身认知图形经过,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补充相关的知识内容,以此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拓展教学范围,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范围,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是有一定限制的。教师想要运用小组合作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并构建高效课堂,就要适当拓展教学范围,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与其他教学资源,才能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稳步提高,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制作活动日历》这一课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活动日历的制作布置为学生的课后作业,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依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共同思考如何制作活动日历?活动日历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材料?制作得对不对等等。拓展教学范围,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增强小组之间的学习凝聚力,并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交流反馈中的探究
        在小学数学的小组探究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到主导作用,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具有引导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分析讨论,小组合作成员之间进行互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没有想到的方面,拓宽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更加专注地去梳理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去引发思考,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小组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模式
四、强化小组合作的内容,提升数学教育实效
        小学生刚接触到数学知识,可能觉得这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丝毫没有学习的兴趣。而且数学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复杂,考查学生“理论掌握程度、知识迁移程度、计算技巧”等多重能力。如果学生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就容易丧失学习的斗志,失去学习信心。而小组合作的课堂组织形式,能让学生被其他队友所带动,主动加强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监督的作用,不仅要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有这样一道例题。已知一个班级成员共有40名同学,假如教师安排4人一组,就会导致小组成员人数太少,无法开展教学活动。如果教师安排10人一组,共有四组,但由于人数过多,不能合理地体现小组合作的优势。最合理的就是安排每5个人一组,这样全班同学就分为8组,既能展现团队的合作力量,又能均衡教学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动力。我们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这种分组的目的和优势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5个人一组”的分组方式?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回忆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并做好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结束语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究,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加大与小组同学之间的思维碰撞,体会在数学学习中也存在着无限的可能与乐趣,能够大大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唐学林.小组合作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79.
[2]周海明.小组合作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读写算,2019(23):56.
[3]刘颖怡.发挥小组合作优势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读写算,2018(19):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