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 游玉兰
[导读] 数学的心脏是问题,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

        游玉兰
        四川省泸州市 纳溪区逸夫实验小学 四川 泸州 646300
        数学的心脏是问题,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问题导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把教材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入中高年级后,我在数学课堂中根据需要采用问题导学法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我运用问题导学法教学时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展示评价--知识生成、练习巩固--拓展提高等教学环节,不仅课前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且课堂中通过生生互动师生共同研究等活动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通过我的实践操作,现将“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总结如下:
        1、采用问题导学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问题导学法以问题为整节课的灵魂,它的提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自主提出。学生要能提出问题就得在预习上下功夫,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如:会找重点词句、看懂例题,能够独立完成例题中的填空等等。通过问题导学中的“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促使学生提前学习,逐步的培养学生学会预习的习惯,并逐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问题导学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是数学问题导学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是否被激发与调动起来,在数学学习中起着决定性的因素。采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激发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和射线》一课上,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点,生说说画的是什么?从这点出发画不规则的线,生说说画的是什么线?往一个方向连续画点,得到的线是什么样的?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出本堂课要研究的是直直的线,抛出问题:“你想了解直直的线的哪些知识?”激发孩子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
        3、问题导学法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影响问题解决效果的决定因素就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主要有思维的概括性、问题性、逻辑性等等。因此,进入中高年级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需要采用问题导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练习》课上,当问题:小红家后院有块空地,一面有墙(如图),长10米,要在空地上围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护栏做羊圈,可以怎样围?这些围法中,哪一种最节省材料?问题一出现时,学生的直觉思维马上想到,应该借助一面墙围成长方形,对于学生的这种直觉判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验证,并且启发学生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案?通过尝试计算,从而解决问题。
        4、问题导学法是把旧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新知、新技能的“推动器”。        
                数学的上升过程就是不断地把旧知变成新知、在已有的技能基础上发展新的技能的过程。问题导学法中问题是针对新旧知识的迁移点而提出的,让学生在探究释疑的过程中既复习旧知识,又形成新技能。
        例如在四年级《多位数的读法》上设计这样的问题进行导学:(1)万级和亿级的数怎样读?(2)每级末尾和中间的0怎样读?(3)万级和亿级的数的读法和个级的书的读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问题一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试读多位数,在试读的过程中发现万级和亿级的数与个级的数读法有联系。问题二的目的在于,诱导学生思考并解决新问题,从中制造出认识上的矛盾,激发出学生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达到知识上、技能上、思维上的更高目标。问题三把新知和旧知在对比中找区别和联系,从而进行总结生成新知。
        5、问题导学法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到很好地培养。
        问题导学中的小组交流、同伴互助、展示评价、总结提升等环节,能在孩子们探索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他们讲解,质疑问难,互助互评等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学会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阐述相关的数学知识。
        6、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问题导学法中“练习巩固,拓展提高”这个环节,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认真完成一定的练习任务,并让学生当堂检测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7、运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
        作为教师,我们要“授之以渔”,这样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问题导学法中要紧密围绕“问题”这一关键词,把“问题”渗透到每个环节中去,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在课前认真专研教材,吃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要对学生进行相机指导,能及时正确地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所以,问题导学法既可以减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负担,也能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总之,问题导学法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鼓动学生去“思”?、去“想”?、去“问”,真正掌握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证明:运用问题导学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起主导作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究,并从中获得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体验,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