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应来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太子镇樟树小学435214
摘要:近年来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开辟了新的思路,为了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则必须重视加强对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探索应用题教学的好方法好策略,分析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类型,引导学生正确有效的解答应用题。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题
一、 小学生应用题解答中常出现的问题类型
(一)审题不清
审题是应用题答题过程中最基本的步骤,就是要准确的理解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通过审题可以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的进行之后的答题过程。而很多小学生在应用题上出现错误往往是没有仔细认真的审题,或者因为平常学习中太粗心大意,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导致没有全面和正确的理解题目中所提到的数量关系,而只是利用一些片面的信息就进行作答,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果。
(二)运算过程出错
学生在应用题解答过程中所出现的最频繁的一种错误类型就是计算出错,这样的错误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主要是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以及计算中粗心所造成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学生的运算能力较差。计算出错有多种类型,在加减乘除进行单独运算或者混合运算中都会出现。学生答题的其他步骤都正确,而因为一时粗心没有看清数字进行了错误的计算,这样的错误是非常可惜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运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尽量避免出现一些简单的错误。
(三)解题过程不规范
被普遍认可的应用题规范的答题过程是写算式、写结果、写单位、答四个步骤,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答题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有不少的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过程不规范,比如只是进行了列式计算,而经常忘了写单位,这样的错误在很多学生身上出现,也有的学生最后的答也不写。这可能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或者解题时粗心所致。因此,教师要重视向学生强调采用规范的答题过程,不能缺少任意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在答题结束之后检查一下有没有漏掉哪些内容。
二、 小学生应用题出错成因的分析
(一)学生自身的因素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频频出错与其自身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可能是知识方面的掌握存在问题、缺乏有效的解题技巧、不好的学习习惯、做题时粗心大意以及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等等。有些学生可能是没有掌握某类题型的解题方法,遇到类似的题型则会经常出错。还有做题时粗心大意是很多学生都会犯的错误,而且屡教不改,也是影响学生答题出错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其对于应用题的做答,有些学生反映自己害怕做应用题,正是这种畏惧情绪降低了学生的信心,使得学生对应用题有较大的挫败感,长此以往出现了恶性的循环,不仅导致学生对于应用题缺乏兴趣,而且成绩也总是不见起色。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对学生学业表现的正面反馈也是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生在应用题解答出错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如教师忽略了讲授某一类型应用题的答题方法,对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些题目没有及时的进行归纳和总结,可能学生会在此类题目上经常出错。当然,这些现象可能容易发生在新手教师身上,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在这方面会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
三、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一)细心审题,抓住关键
审题就是准确的理解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抓住其中的关键部分,从繁杂的表述中提取出最有用的信息,从而正确的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审题是应用题解答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审题直接决定着答题的正确与否,如果刚开始审题就出现偏差,那么以后的计算及结果都会是错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对审题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如何更好的进行审题。首先,审题要有耐心和细心,如果没有把握题目的意思,可以反复多看几遍,提炼出题目中的重要信息。其次,对题目中的一些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如多与少关系以及倍数关系等,有的题目可能有好几层的数量关系,那就得把每一次的关系都仔细的理清楚,保证审题的严密性,避免答题过程中出现错误。
(二)掌握方法,正确分析
每一类应用题都有其对应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会事半功倍,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经常归纳和总结一些应用题常见的题型,并引导学生多进行练习,以期能很好的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此外,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思维的过程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借助图形的方式来进行答题,如可以将已知条件与问题通过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这样可以使问题更加直观与清晰,以便于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各个量之间的逻辑关系。除了画图法,还有综合法、分析法等应用题答题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恰当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判断和推理,正确的分析如何对已知条件进行运算而求出问题。
(三)准确计算,确保无误
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往往在做很简单的加减乘除时出现失误,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多做多练来提高学生运算的准确性,确保无误。此外,对学生的作业要有严格的要求,使学生提高对平时作业的重视,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计算题,而不要以为作业不是考试就可以经常出错。学生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在做计算题时要有耐心,不轻视每一道计算题,戒骄戒躁,认真看清数字,准确进行计算,在做完之后的验算步骤必不可少,检查一下计算是否正确,能够有效减少计算错误。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平时经常出错的一些题目积累起来,分析是哪些方面容易出现错误,以后再遇到类似的计算时多加注意,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它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切身感觉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教师要多探索和尝试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应用题解题方法和技巧,消除对应用题的恐惧心理,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成,张大均.元认知训练对不同认知方式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2):20-23.
[2]单洪雪.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析因与发展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