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王利霞
[导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

        王利霞
        陕西延安市吴起县宜兴小学  717600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局限,对知识的领悟力不强,因而在接触之初,对于数学中的符号、概念等无法理解,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数学,当他们遇到难题时能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基于此,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引言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于数学的学习很有用,比如说数学上的推理能力和巧妙地运算能力。学生们掌握了推理能力,在平时做题中就可以发散思维。另一方面,可以时常锻炼大脑思维,让我们在生活中与人交流谈话时察言观色,完善自身人际交往能力。但在这之前,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在数学上的学习兴趣。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分析
        (一)对教材把握不准确
        如今,有些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对教材的研究,从而出现教材吃不透、重点抓不住的现象,致使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理解不深入,运用不灵活。比如老师在教小学生认识物体时,让他们对物体的形状形成笼统认识后,还没有把物体特征讲明白,就要求他们死记硬背地去记忆这些特征,就很容易让学生在理解时感到吃力。
        (二)上岗不久的年轻教师
        如今由于应试教育影响较大,很多新老师制定的教学规划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平时教学中也是比较注重孩子们的成绩方面,平常数学课堂讲题做题,在期末甚至还有“题海战术”,通过刷题来达到教学效果。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以及个性发展,不利于发散孩子们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和开朗性格。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
        (一)转换教师角色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有些老师在教学时严重缺乏灵活性,他们把自己当作主体,使学生被迫成为配合学习、辅助教学的配角。为彻底摆脱这一现状,老师应及时转变观念,调整定位,再配合灵活丰富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为此,老师可以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置情境。比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老师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带领学生玩接龙:第一位同学说出“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第二位同学就要接着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以此类推,这样玩下来,就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了。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分组讨论,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最后老师再以合作者的身份进行归纳总结。这样通过生生互动的方式将学生主动引入到思考当中,促使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


        (二)利用网络技术,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如今网络资源非常丰富,网络技术已运用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在教育方面应用网络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的效果。比如说,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中学习的猜测问题时,老师在讲授时就可以通过制作PPT、生动有趣的视频动画,以及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有趣学习氛围。如在进行天气推理时,可以通过网络天气预报,或直接观察最近天气变化,来推测未来天气状况,是下雨还是晴天等。化抽象的内容为生动形象,甚至可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感受到学带来的欢乐与满足。
        (三)建设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另一方面,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需要教会学生正确归因。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唯一稳定、可控、内部的因素是努力程度,教师要让学生将任务成败归因于自身的努力,积极反馈,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数学文化是数学共同体所特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习惯等。数学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对于学生的观念以和思维方式的养成具有深刻地影响。数学文化的影响不仅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是深远持久的,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机。在小学阶段,认知内驱力的培养格外重要。
        (四)抓住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所以,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做一些可以集中他们注意力的训练。比如,组织学生做速算就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找一篇口算题,给学生规定时长,对能够按时完成且计算完全正确的学生,老师给予奖励。另外,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培养注意力的游戏环节。比如,设计这样一张表格,里面包含1~20这20个数字,但是顺序是错乱的,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按照从1到20的顺序,把他们指读出来。此外,老师还可以在课后布置“找不同”的作业。这些游戏既有趣味性,又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经过反复训练,就能有效地改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这一现状。
        (五)设计巧妙的数学学习法,提升学生兴趣以及学习效果
        数学中为了提高逻辑运算效率会有很多的特殊方法,比如说归纳法,类比法以及演绎法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适当运用此类方法,可以提升学生学习上的成就感,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有所提升。推理方法是不太常见的演绎推理的方法,在具体的应用中没有一定的规律与格式,运用形式是随着推理事物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但是其大体模式为:从抽象事物中总结出具体规律,从而推理事物未来发展走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演绎推理应用在:讲授长度与质量时,要只是在课堂上通过课本和教学课件进行讲解,学生们可能体会不到具体的长度有多长,质量有多重。老师可以带一些道具或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进行演绎推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着眼于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数学教师必须扬长避短,在汲取传统教学精华的前提下,真正落实新课改要求。教学中应构建开放式的学习氛围,牢牢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会用数学视角去观察事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蒋祥省.漫谈培养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策略[J].读写算,2019(35):187.
[2]李志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甘肃教育,2019(24):174.
[3]李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小学),2019(12):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