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幼儿德育教育新路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张峻
[导读] 幼儿是家长的掌上珠、心头肉,是祖国洁白的花朵,新世纪的接班人,幼儿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代人的前途命运,更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对新生事物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万丈高楼从地起,对幼儿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潜移默化教育十分重要,不可忽视。只有结合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灵活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才能把幼儿教育的德育工作落在实处。

张峻   湖北省巴东县托幼中心  444300
【摘要】幼儿是家长的掌上珠、心头肉,是祖国洁白的花朵,新世纪的接班人,幼儿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代人的前途命运,更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对新生事物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万丈高楼从地起,对幼儿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潜移默化教育十分重要,不可忽视。只有结合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灵活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才能把幼儿教育的德育工作落在实处。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德育;新路径;养成教育;家校协作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39-02

        幼儿园是幼儿知识、习惯、品德形成的主要阵地,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乐园。幼儿园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抓住幼儿成长的起始时期和关键时期,在给幼儿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将幼儿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行为教育放在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工作。在具体操作实践中,应该从幼儿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出发,依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接受能力,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潜移默化中将德育教育巧妙渗透在各类幼儿活动中和知识学习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富有创意的教学实践活动,启迪、感染、熏陶幼儿心灵,课内课外,书内书外,室内室外,处处成为德育的阵地,处处彰显德育引导的魅力,形成全方位的德育育人体系,做幼儿成长的引路人,让德育之花在幼儿心灵中魅力绽放。
        一、加强幼儿礼仪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以礼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教师要教育孩子们用文明的方式对待他人,教会孩子谦让大方,早上进班向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问早,下午放学时能主动和老师道别,感谢别人说“谢谢”,麻烦别人学会说“请”等等。
        德育教育的必要条件就是学会规矩。一个没有规矩的孩子哪来的高品德?早上要按时到幼儿园,中午孩子们需要按时吃饭,下午幼儿园要按时给孩子们放学;在吃饭的过程中,不能浪费,也不能随意走来走去;游戏的过程中,要相互谦让,玩完的玩具要工整收拾好;做操要整齐,排队要有序;有事要提前请假……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在幼儿园阶段就务必教好,一定要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国有句古话“无规矩不成方圆”,幼儿教育做为孩子的启蒙教育,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规矩的重要性。虽然现在一直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我们也需要意识到一个问题,个性并不等于任性。一个有个性的孩子,他首先也是一个守规矩明事理的孩子。一些基本的行为习惯,他首先是必须具备的,例如:守时、有礼貌、尊重别人、谦虚、节俭、诚信等等。在这些基本品质之上,如果他还有秉异天赋,这样的人才才会人人称赞。所以天才养成的第一步,应该是规矩,如果希望孩子以后有所成就,就必须在他小的时候就给他树立一些基本的意识,而不是任由孩子发展。
        二、让“师爱”走进幼儿心灵,为幼儿托起一片蓝天
        好动、好奇、好闻、调皮是幼儿的天性,事实证明,越调皮、越淘气的幼儿越聪敏、有智慧、有灵感。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德育引导中,必须要有耐心,用真心、真情、真爱去感化、去熏陶、去引导,教师必须学会用幼儿能够接受的语言和动作,贴近幼儿心灵,倾听幼儿心声,做幼儿学习的伙伴、成长的灯塔、品德的引路人。同时,学会用表扬与鼓励的口气,增强幼儿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当幼儿犯错时,切忌直接批评,通过细心的说教,分析幼儿错误言行的原因和后果,允许幼儿犯错,鼓励幼儿大胆认错、勇敢改错,做幼儿的良师益友,给幼儿父亲的“严”、母亲的“慈”、朋友的“真”,让幼儿感受的老师的关爱和父母的疼爱,这样的德育教育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幼儿园的活动课上。幼师说:“今天我们的活动课打排球,看看哪个宝宝的排球打的最好”。接着幼儿们都跑向了器材室,一个个的都拿起了充气饱满的排球,可是总有幼儿在最后拿不到排球,这就需要幼师帮助学生去找一个排球来。细心观察幼师会发现有的幼儿能够熟练的玩排球,可有的幼儿只能抱着排球当足球玩,这就需要幼师来教不善于排球动作的幼儿学习排球动作。幼师对幼儿的关爱和帮助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是全班每一个幼儿,只有全班幼儿都能感受老师就在身边,幼儿的困难幼师能帮助解决,那样幼儿的心才能跟着幼师的心走,幼儿和幼师的关系融洽了,幼师对幼儿的德育才能有效。



        三、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让德育教育走进常规课堂
        在幼儿园里课堂的教学是重要的一部分,幼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幼儿德育。课堂的内容是丰富的,在课上幼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在知识教育的同时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
        比如在课堂上幼师教授学生识字,在识字的时候幼师就能把德育融入到课堂里。比如教幼儿认识“爱”字,幼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幼儿识字的过程中教授更多的信息,把德育包含进去。
        幼师在向幼儿教授了“爱”的拼音和笔画后可以以几幅画面向幼儿展示“爱”的含义,幼师在屏幕上放映几幅父母关爱幼儿,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画面,通过这些画面就能很好的告诉幼儿什么是“爱”,在学了“爱”这个字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幼师只要在平时的课堂上稍加延伸就可以把知识放大,让幼儿学到知识以外的东西,起到德育的作用。
        四、关注细节,高唱德育教育主旋律
        细节关乎成败,小事决定未来。教师在对幼儿的德育渗透引导中,一定要从小事做起,不放过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日积月累,幼儿自然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首先,教师要做好榜样示范,严于律己,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言行,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儿童的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象,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其次,教师要学会观察,仔细观察幼儿的一切举动,如乱扔东西、乱吐口痰、乱说脏话、乱发脾气、打架斗殴,等等,教师要一一做好记录,引导幼儿分析不良习惯的后果,对自己、对他人的危害。再次,教师要处事公平、公道,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爱生如“子”,爱生如“女”,细心呵护,不给幼儿留下心理阴影。最后,要研究幼儿最新最优的教学方法,要有高超的引导艺术,让幼儿乐于承认错误,高高兴兴的改正错误。
        幼儿受年龄阶段的影响,对待一些事情时是很不成熟的,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当中有很多事都可能引发矛盾,幼师发现后应该及时的解决问题。比如,在幼儿园教室里,幼师是不允许幼儿乱丢垃圾的,在谁的座位边发现了垃圾,哪个幼儿就要把垃圾捡起来。可现实的情况确是常见在两个幼儿的座位中间发现有纸屑之类的垃圾,在这个时候经常是两个幼儿都不承认垃圾是自己的。这是在幼儿生活学习中经常发生的事,通常发生这样的事幼师细细追究到底是谁丢的垃圾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思想上的德育教育,让幼儿认识到丢垃圾是不文明行为,积极的捡起垃圾才是文明的行为。幼师可以劝导幼儿:为什么教室不让乱丢垃圾?因为幼儿园是个文明礼仪的场所,丢垃圾是不文明现象,所以教室禁止乱丢垃圾。而发现了地上要有垃圾,作为一个文明礼貌的幼儿难道不应该主动捡起来吗?垃圾不是你的丢的,你捡起来会觉得吃亏了,让别人看到会让别人认为垃圾是你丢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你弯腰捡起来的是垃圾吗?不,是文明。通过生活小细节,加上幼师的合理运用,可以对幼儿起到很好的德育效果。
        五、重视幼儿家庭德育教育,构建家校合作的德育教育模式
        家园携手教育幼儿,帮助幼儿健康成长,这是一种最佳的教育方式。在现实中,一些幼儿家长因为对幼儿园的活动不了解,从而导致幼儿在园區中刚刚养成的良好习惯,因为家长的无所谓,导致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幼儿需要父母的爱的滋养,父母的言行举止更是对他们影响深刻,可以说,良好的亲子氛围是德育之花成长的土壤。为了拉近家园之间的关系,让家长与幼儿共同成长。幼儿园还可以组织亲子活动,如,在六一儿童节,或者是国庆节,通过举办一些趣味游戏,并把德育渗透其中,让家长与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会看到自己父母与他人建立是如何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大家是如何在活动中互帮互助。幼儿亲身体验与感受,体会劳动的美,品尝汗水。在亲手植树后,对自己的“作品”劳动成果倍加爱惜,还会小心呵护,同时产生小小自豪感。这一活动中内涵丰富,德育与活动相互融合。
        综上所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为了实现美丽的“中国梦”,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教育是根基,教育是灵魂,教育是核心,要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梦想、有创新的新世纪人才,必须从我做起,从娃娃抓起,从幼儿抓起。每一位幼儿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担当使命,充分认识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深入研究新课标,扎实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从幼儿的身心特点着手,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新教育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方式,播散德育的火种,实现幼儿德育的常规化、活动化、生活化、开放化、高效化,全方位落实德育课程,大力提高幼儿的德育素养,乐做幼儿成长的引路人和铺路石,让德育之花在幼儿心灵中美丽绽放,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瑞丽.新时期幼儿园德育的实施途径[J].陕西,2017(09):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