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谢清
[导读] 对小学生来说,语文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占有极大的篇幅。所以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了极大的比重,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阅读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重大作用。故小学教师应该注意转变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本文通过对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分析,主要阐述了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

谢清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武连小学校
【摘要】对小学生来说,语文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占有极大的篇幅。所以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了极大的比重,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阅读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重大作用。故小学教师应该注意转变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本文通过对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分析,主要阐述了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来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化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33-01

        当今社会,随着国家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政府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如今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学习和应用。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素养的重要一环。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师要尤其注重审视自己的阅读教学方式,在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素养的层面上开展研究,要发现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切实的探索科学的方法来修正,让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得到正确高效的提升。
        一、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不够高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学校的语文书本教材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学生通过语文教师的课上口头讲述和课下练习册子习题的双重教育来学习六年级的语文。在学生没有充分了解书本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教师直接进行讲授,作业又催促着学生快点完成。久而久之,学生在这两种繁杂破碎的教学过程中失去了对语文书本教材的阅读的兴趣。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学生更感兴趣于那些动态的视频和画面,例如电视机、手机、电脑等设备上的动漫、电视剧、纪录片等新兴化的内容。而这又不可避免的加剧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的减少。兴趣的锐减导致学生会花费极少的时间在语文教材阅读内容上,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提高[1]。
        2.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参与不够多
        不可否认,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承担着很多种角色。教师是学习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教师是学生思维培养过程中的引导者。但学生才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六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思考探索能力得到发展,语文素质素养得到培养。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状态飞速变化和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想法极具活力,他们的思维极其活跃。但往往教师会忽略学生这一主体地位,极少提供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这不仅削减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也降低了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主动性。经研究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学生极少有参与,通常都是教师在单方面的进行传授[2]。



        二、完善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解决方法
        1. 采纳新的阅读教学方法
        学生已经厌倦于教师传统的一味的枯燥讲授,单一的课本教材的知识来源,大量繁杂的课后作业。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兴趣爱来进行针对性的改变自己的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转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为采用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主动性。唯有当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怀有热爱的时候,当学生主观层面上愿意学习的时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程度上的成效,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素养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而言不再是一种负担。对教师而言,学生主观上愿意接受并学习语文阅读教学,这也极大的减轻了教师本身的教学压力和教学工作。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材的第二单元第七课《开国大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新模式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将要讲授的知识以PPT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中。针对学生对动态视频的兴趣和热爱,教师可以选取与开国大典有关的视频或者音频并将其通过影像设备播放。有一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在素材选取的过程中认真检查,不能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误导。
        2. 更多的听学生说
        教师要明确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理应站在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授课方式,更多的提供时间和活动来与学生进行思维想法上的互动,交流和碰撞。学生应该获得更多的参与互动的机会,而不是单纯的听教师讲解。只有教师在讲授的课堂是无聊的,是寡淡的,是无意义的。学生应该获得更多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教师应该学会多聆听学生的思想,多接收学生的反馈[3]。学生是教师教学模式的接受者,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他们可以从接收者的角度更加充分的认识了解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学生需要机会将这些感受讲述给老师听,这些问题对教师的教学模式而言就是很好的建议,有助于教师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且,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会营造出来一个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听学生对阅读理解的看法,教师给出回答和解答,一问一答之间的互动让课堂变得活跃,变得多彩。综上所述,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声的说出来,更多的听学生说。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材的第二单元第五课《七律 长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搜集和长征有关的事迹与记载。在课堂上,教师先让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他们对长征这件壮举的认知,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聆听并进行针对性的修正。或者,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适当的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讲述想法和答案。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素养。
        三、结语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更加受到来自教育部门、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学中极重要的一环,培养了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素养。为学生未来的表达和学习能力打下了基础。故而要重视并完善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徐燕擎.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018):214-215.
[2]黄雪英. 探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 神州(上旬刊), 2020,(007):149.
[3]李敏.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如何实现趣味教学简析[J]. 课外语文, 2019, (005):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