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周红霞
[导读] 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主要指的是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方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重视和合作,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完成。由于我国在心理教育方面起步比较晚,各个方面都还很不完善,当前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地位缺失,很容易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要加强家校合作,不断对家校合作的教育意义加以重视。

周红霞   平昌县青凤小学  四川  平昌  636400
【摘要】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主要指的是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方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重视和合作,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完成。由于我国在心理教育方面起步比较晚,各个方面都还很不完善,当前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地位缺失,很容易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要加强家校合作,不断对家校合作的教育意义加以重视。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48-01

        引言
        近些年,学校的各种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不仅给学校造成负面影响,更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不可磨灭的阴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类现象的发生就是学生不健康的心理活动导致的。但是造成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教育。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从阶段开始,实施家校合作,共同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势在必行。另外,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引入心理教育比较晚,因此心理教育在学校的应用没有一个完善的系统,分析相应的解决策略。
        1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1认识错位、观念陈旧
        首先,站在家庭的立场上分析,一部分家长用会整日忙于工作,并不会注重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度会比较差,家庭就学校对孩子的心理引导依赖性会比较强。把孩子送往到学校便不再关注,不管是学习,还是道德都会一味地交由老师进行管控,其只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来分析,一些老师认为一部分家长并不能较好的了解教育的规律,且孩子父母的教育水平会比较差,自身的文化素养低下,不知道怎样去教育学生,这就会给其教学工作的开展形成影响。还有一些老师会过于的保护自己,因为怕害怕自己的专业权威形象受到威胁。最后,站在学校的立场上进行分析,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入座率已经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这就使得其家校合作形式管理模式单一。
        1.2家校合作中随意性问题
        在实际的工作中,家校合作的总体规划方案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并且互动性也会比较差,不管是家长学校,还是老师们之间的互动频率都会比较小,不能达到一种良好配合的状态。双方需要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满足家校合作的发展诉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老师都会直接将要求告知学生的家长,这种单方面的交流方式会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低下。



        2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2.1强化合作观念
        想要提升总体学生心理教育的成效,就必须要摒弃固化的学校以及家长的教育理念,正确的认识到教育健康教育对于学生们身心发展的重要价值,就家校合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家长进行沟通,以此来达成共识的状态,让心理教育活动可以更为顺畅化的开展,不断的端正其观念,积极自主的和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可以采取家长会以及家校访谈的方式,强化家校的沟通力度,使得彼此都可以更好的了解双方的思想,将自身在教育时期的效用更好地展现出来,为之后的家校合作开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2加强心育指导
        一方面,学校需要及时转变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目前,很多家长虽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重视起来,但也仅停留在思想上,教育方法依然不得到。每当孩子考试不理想时,家长就会劈头盖脸的批评,导致学生对学习形成一种畏惧心理。并且很多家长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时,话题总是围绕着学习,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所以说,我们必须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教育的过程中理性施教、科学施教。其次,学校方面应当加强对家长的专业指导,让家长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心理健康需求,学会利用科学的方法展开教育,有效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并且,学校方面也应在了解学生共性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较强的心理教育,对症下药,有效解决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
        2.3成立家长学校,营造良好环境
        家庭教育在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上比重最大,而且很多家长做法极端,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我们当时就是这么过来的,怎么现在的孩子不行了呢?”殊不知,时代在变化,教育方式也在变化。学校也可以成立家长学校,对各位家长进行心理教育培训,让家长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该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结语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生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一生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为充分发挥出心理健康的作用,实现教育的最初目的,校方应当主动的与家长进行交流。通过培训或会议的形式提高家长的合作家庭意识,稳固家校合作的关系,将家校合作对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在英.教育中的家校合作问题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43-44.
[2]陈林.教育中的家校合作问题研究[J].高考,2017(30):247.
[3]王晓晓.阶段家校合作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7(2):145-146+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