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安文静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逐渐进行调整。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引入,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度掌握与理解。并且,文学经典的诵读还可以让小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学家的思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这对于学生在今后语文学习中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为了更高效地完成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语文教学任务,教师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

安文静   济南市天桥区北苑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逐渐进行调整。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引入,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度掌握与理解。并且,文学经典的诵读还可以让小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学家的思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这对于学生在今后语文学习中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为了更高效地完成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语文教学任务,教师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确保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让学生在经典文化的推动下得到全面成长,以此高效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典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154-01

        引言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让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时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增强学生的语文理解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诵读习惯,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诵读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诵读能力的重要性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首先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一定的诵读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语文诵读习惯。当学生具备一定良好的语文诵读能力时,他们才能更好地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明确作者的意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其次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通过诵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打开自己的眼界,了解到更多的知识。通过诵读,深入发掘文本里面的内容,发挥语文诵读的显性作用,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更为优秀的道德品质,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措施
        2.1利用课堂互动学习进行小学语文诵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措施之一是利用课堂互动学习进行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教师利用课堂互动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课堂互动的魅力,也能让他们勤于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我们利用课堂互动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小学语文诵读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善于思考的能力。例如,我们在向学生讲解《守株待兔》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利用课堂互动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小学语文诵读的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把课文诵读一遍,之后请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互动学习。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让学生的诵读兴趣得到培养,诵读理解能力也得到提高,从而帮助他们今后诵读更多的书籍。
        2.2结合科学的诵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名著诵读的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措施之二是结合科学的诵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名著诵读的分析。


要想让名著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价值,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名著诵读时,就一定要引导学生对诵读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名著诵读收获到更多有用的诵读知识。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诵读效率和诵读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科学的诵读技巧,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细致的分析归纳。
        2.3养成良好的语文诵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措施之三是养成良好的语文诵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想切实保证学生的诵读能力,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诵读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合理利用学习时间,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诵读习惯,有助于节省学生的语文诵读时间,更好地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在诵读时,学生需要对于文本内容进行勾画,将自己觉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作为语文诵读积累。教师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也能增强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积累工作,将文本中重要的句子勾画出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同时,针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句子,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仿写活动,切实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4创新语文教学模式,优化学生诵读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措施之四是创新语文教学模式,优化学生诵读思维。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完成对基础知识的讲授,更需要关注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并在优化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增强其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可借助微课辅助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例如,在《秋天的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在微课设计时围绕秋天的雨,寻找秋雨自然科学知识、特点、对农作物的影响、雨景描写等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感知秋雨,并各写一篇短文,训练学生的分析、观察、表达能力,从而在语言运用、写景状物、情感表达等各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为其诵读能力、理解能力及观察思考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2.5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措施之五是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重视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利用环境影响学生,切实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内容,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的课堂教学方式,比如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角色,将课文中的内容演出来,增强语文诵读的直观性。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和语文诵读内容产生共鸣,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切实保证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经典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对于学生更好地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完成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对经典诵读教学提起充分的重视,并对目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的探究与分析,寻找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促使学生能够在经典诵读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收获,以此推动学生在经典诵读学习中的全面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经典诵读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罗亚男,李彬.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0):55.
[2]李光正.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