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子活动中保障幼儿心理健康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江宜芯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儿童时期是性格发展和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老师们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高度的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多方面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江宜芯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大屯乡中心幼儿园  5517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儿童时期是性格发展和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老师们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高度的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多方面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幼儿园;亲子活动;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89-01

        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指的是父母陪着孩子们参与老师和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活动,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父母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也可以让孩子们结识到更多的好朋友。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因此应该本着尊重合作的原则,获得家长的理解以及支持。同时,学校应该帮助家长提高家长们的教育能力,通过幼儿园亲子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积极探索的性格,促进家长与幼儿园,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促进家长和学生们关系的和谐发展。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家长走进幼儿园重要途径。
        一、幼儿园亲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比较少
        虽然目前的幼儿园比较认同亲子活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幼儿园都是在教室里举办亲子活动,场地比较小,空间也比较窄,举办亲子活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良好的游戏情景,不能吸引家长和儿童们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1]。
        (二)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不符
        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子们身心发展并不完善,而老师开展的亲子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小朋友接受的范围,这会导致小孩子们很难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发展的比小班的幼儿要快,但是会出现老师布置的任务比较简单,没有难度的问题,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很轻易的就完成了任务,会失去体验感,没有良好的活动效果。
        (三)幼儿的家长们缺乏对亲子活动的认识
        在幼儿教育中,教育的主体是老师和家长。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因此,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合作的关系。但是由于很多家长的工作比较繁忙,没有时间去照顾和教育孩子,甚至有一部分家长从思想上认为只要把孩子们送进幼儿园,让老师教育就可以,导致家长们很少参与到幼儿教育中[2]。
        二、幼儿园亲子活动中保障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合理安排亲子活动的时间
        经过实验表明,家长与幼儿园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幼儿园是否满足了他们在教育孩子时的需要。如果幼儿园满足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需要,家长们会以积极的心态来参与到亲子活动中,并积极的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因此,幼儿园应该合理的安排亲子活动的时间,做到和家长的合作协调与统一,吸引家长的兴趣,提高家长的要求,满足家长的需求,从而更好的开展亲子活动。



        (二)创造良好的亲子活动情境
        由于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幼儿园应该通过创设良好的亲子活动情境,来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的老师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发展情况与兴趣,准备亲子活动所需要的材料,并精心的布置开展亲子活动的场所。
        (三)开展多种多样的亲子活动
        幼儿园要开展多种方式的亲子活动,提高家长和幼儿们的兴趣,锻炼家长与孩子们亲密互动的技巧。比如亲子活动可以以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或者围绕各种节日来开展。幼儿园要充分的利用各种渠道的资源,丰富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内容与主题,促进家长与幼儿们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增加家长与幼儿们的有效互动。首先,可以开展主题类的亲子活动。主题活动是根据幼儿们的经验为基础进行的建设,主题性的亲子活动具有游戏性,加之以丰富的形式,通过环境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使幼儿得到心理上的发展。幼儿园也可以利用特殊的节日来开展相应的活动,从而丰富亲子活动,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其次,可以建立多元化的亲子活动体系。幼儿园们可以根据幼儿的性格以及身心特点,设计符合该年龄段的游戏,亲子活动将亲子活动社会化,游戏化,互动化。从而通过亲子活动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设计充满童趣的运动项目
        幼儿园在组织亲子活动时,要结合小孩子们的审美特点,加入一些童趣的元素,让幼儿们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比如幼儿园的老师们可以结合小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创新奔跑的玩偶等运动项目。老师可以准备孩子们熟悉的小猪佩奇,海绵宝宝等一系列完后服装。让孩子们在操场上来回奔跑,跑过50米的赛道,率先抵达的可以优先挑选服装。经过一系列的挑选,孩子们要把服装和道具等进行正确的组合,并在起点和父母一起合力的穿戴好服装。这个项目可以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创作力,让孩子们更具有独立性,从而让心理更加健康的发展[3]。
        (五)进行小组合作,让幼儿们学会交朋友
        小班的孩子们不愿意上幼儿园,主要是没有自己熟悉的朋友,因此,幼儿园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并不大。幼儿园在举办亲子活动时,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项目,让孩子们可以通过与其他朋友的合作来完成该项目。比如,老师们可以编创趣味传球。孩子们要根据抽到的数字进行分组,单数为一组,双数为一组,并且把泡在水杯中的乒乓球运送到竹篮里,规定时间内运送乒乓球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家长可以先向孩子们展示这一游戏规则,孩子们在通过模仿和创新来完成这一项目。这样有趣的比赛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交到新的朋友,从而也可以进一步的深化家园共育的理念。
        (六)设计趣味性的主题
        由于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子们对于幼儿园的环境比较陌生,会对父母产生一定的依赖。这时老师们可以在操场设计奔跑的轮胎等项目,家长们和孩子们需要共同运送轮胎,可以把五个轮胎用绳子穿起来,让孩子坐在轮胎上,父母合力推动轮胎完成20米的奔跑。这一亲子活动可以培养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默契程度,也会让孩子们更加相信自己的父母,从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发展。
        结束语
        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是进行家园共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园要积极主动地组织亲子活动,家长们要和幼儿园进行合作,并积极的参与其中,达到升华亲子活动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泳涛.幼儿园亲子活动中保障幼儿心理健康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8.
[2]陈艳.浅谈幼儿园节日户外亲子活动的开展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 2018.
[3]李萍.在幼儿园教育中亲子活动的策略研究[J].青少年日记,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