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阿琼次仁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对于道德与法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学生综合素质、道德观念、法治意识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这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学效果,更是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限制了学生道德观念以及法治意识的形成。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

阿琼次仁   西藏山南琼结县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对于道德与法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学生综合素质、道德观念、法治意识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这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学效果,更是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限制了学生道德观念以及法治意识的形成。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相关实践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25-02

        一、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过于传统,重视程度相对不足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直观能动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有效性。除此之外,学校对于道德与法治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实际教学中,与其他学科的地位存在一定差异,没有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而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仅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学,通常是通过满堂灌、照本宣读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其课堂教学过于枯燥、乏味,进而导致学生无法提起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甚至会出现厌学等心理。
        (三)教师教学水平较低,缺乏教学实践经验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较低,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任课教师是由别的学科调过来兼职教学,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道德与法治知识,其教学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只是通过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开展教学活动。
        二、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相关实践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不同差异性,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保证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际感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角度观察问题,进而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道德与法治。比如,在教学《我不拖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想学生介绍一些兵哥哥在军营生活的案例,以此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习惯对自身的重要性。进而保证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审美体验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美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自觉的遵守道德与法治的基本规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榜样的力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情操美。比如,在教学《第一次》这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视频、声音、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社会优秀人物的事例,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和调查,通过播放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宣传片,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手抄报比赛,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对各个小组所绘制的手抄报进行评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第一次,进而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敢于尝试的精神和情操,促进学生道德水平以及法治意识的有效提高。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其教学情境的设置,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一些符合学生认知或者亲身经历的教学情境,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体验。比如,在教学《花儿草儿真美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室外、操场等场地,以此更加近距离的去发现花儿、草儿的美丽,以此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天眼,让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进而保证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本文首先从教学理念过于传统,重视程度相对不足、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水平较低,缺乏教学实践经验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从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审美体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相关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1]徐敏.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于生活——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讨[J].华夏教师,2018(27):67.
[2]王文娟.谈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55.
[3]李鲜艳.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
[4]曾学元.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活动设计[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09):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