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娜
浙江省杭州市夏衍幼儿园 310017
摘要:本文是笔者通过幼儿园美术活动调研中发现教师对幼儿美术评价缺乏目标、形式单一、有失平衡等的问题,通过对教学的观察和思考提出的几点意见和建议,帮助幼儿美术活动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问题;?建议;?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学活动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了解教育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在艺术活动中为儿童创造良好的评价环境,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动性。笔者在对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评价目的模糊,评价方法单一,有的教师忽视对美术作品的评价,这对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展是不完整的,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美术活动评价存在的问题
1.班额量大影响评价活动的开展
现阶段有部分幼儿园因实际情况的影响班级人数还是比较多,这势必对教师的教学增加了困难。老师在有限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既要维持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展,又要帮助幼儿完成美术作品,对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环节基本不能开展,长此以往,幼儿对美术创作会产生懈怠感,疲于应付课堂,等待课堂的结束。
2.教师对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不明确
在调研当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只重视对所画主题画本身内容的讲解与示范,很少让幼儿独立去思考和创作,也很少对幼儿作品进行讲评和幼儿自身对本次主题绘画的感受,更有甚者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自身觉得美术活动评价毫无意义占用活动时间,这势必影响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倦怠感,教师也对幼儿美术活动评价缺乏正确理解。
3.幼儿美术活动评价形式单一
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注重教师自身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忽视了幼儿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会有很多联想和创作的过程,只有幼儿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美术作品中真正的故事。在幼儿美术作品评价中,教师还忽视了幼儿家长对美术作品的评价。
4.教师对幼儿美术活动评价缺乏标准,有失平衡
在调研当中,有部分老师总是拿“像不像”“好不好”“美不美”的标准来衡量幼儿的美术作品,缺乏对美术评价标准的理解,束缚了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评价环节中,教师经常会关注和夸奖美术能力强的幼儿,忽视美术能力弱的幼儿,这样导致美术能力好的幼儿越来越喜欢美术活动,美术能力弱的幼儿对美术活动慢慢产生厌恶感。
二、幼儿美术活动评价的建议
1.明确和树立正确的幼儿美术活动评价目的和标准
儿童艺术活动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培养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验,引导孩子们一起交流、欣赏、提高。儿童艺术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评价儿童艺术作品时,教师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内容。在绘画时,儿童会想象和联想与绘画内容有关的事物,并用符号和形状来代替这些事物。他们在绘画时思维和说话非常活跃。因此,在评价儿童艺术作品时,应多与儿童交流,结合儿童艺术活动的具体目标进行评价,正确评价儿童艺术活动,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有利于儿童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2.运用尊重、移情、理解的原则评价幼儿美术活动
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首先我们要做到尊重幼儿美术创作的意图,每个幼儿都是一个个体,每个幼儿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受教育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幼儿对美术的创作也是不一样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在尊重幼儿美术作品的同时要善于移情,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摒弃成人固有的观念,站在幼儿作品的角度进行评价,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观念与喜好进行评判作品的好坏,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避免以“像不像”“美不美”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多鼓励和发现幼儿美术作品的优点,按照幼儿内心的想法自由自在地绘画。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评价活动
在幼儿美术活动评价阶段,主要以老师的评价占主导地位,老师说幼儿们听,听到精彩处老师和幼儿都会发出鼓励和爱的掌声,因课堂活动时间的不充足,教师就会挑选自己认为精彩的作品加以评价,这样势必造成评价的不全面,冷落部分幼儿的美术作品,达不到幼儿美术创作的目标。作为老师,我们可以设立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方式,在幼儿美术创作开始时就可以进行评价,让幼儿对想要构思的创作内容进行表达,这样为每一个幼儿创建表达的机会。评价可以是“自评”“他评”“互评”,也可以是“对幼儿的评价进行再次评价”,降低老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让幼儿在评价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4.重视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
在幼儿美术评价中,我们要格外重视幼儿的自我评价,幼儿在美术创作中所有绘画的内容只有他本人知道,每一张作品就是一个空间和故事,只有通过幼儿的描述和讲解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幼儿美术所画的内容,通过幼儿对自己作品的描述和表达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意识和主人翁地位,在表达的同时,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在提高。幼儿在每次美术作品完成后都满心欢喜地把作品带给家长去欣赏,但每位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尤其是因为审美水平不一样,如果对儿童美术的培养目标了解不多,教师时常会从成人的角度来评价。尤其是在孩子眼里,父母的评价是神圣的、权威的,但由于一些家长忙于工作,忽略了对儿童艺术作品的评价,这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因而作为家长,应该正确理解艺术评价的标准和目的,从而做出合理的评价。
总之,幼儿的美术活动是孩子们对世界感知、探索、认识的真情流露,作为学前教育的一名教师,有责任培养孩子健康的身心和体魄,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培养孩子们对绘画和美好生活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幼儿美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