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院党建工作的实践和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赵路飞
[导读] 整体性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是当下医院发展建设的重要
        赵路飞
        安徽宿州市立医院   234000
        
        摘要:整体性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是当下医院发展建设的重要焦点。随着当下经济改革的快速发展,医院党建工作在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具有严峻的挑战。关于医院的党建管理,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高度上进行深化教育,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意识,从而保障医院管理的工作质量。在医院改革的新形势的大环境下,整个党建工作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其自身的管理工作要求与标准正在逐渐的上升。通过相关研究也发现,党建工作对于医院建设也越发的重要。
        关键词:党建;医院;新形势
        
        1新时代医院党建工作的主要现状
        一方面部分医院对于党建的意识非常的淡薄,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也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医院党建管理的机制。医院对于党建等相关类岗位的使用与设置显得比较随意,党建体制还不够完善,由于过度依靠上级和政府管理资源,所以党建的主体相对单一。医院党建管理无法进行优化和创新,党建改革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医护人员参与到医院管理的现象较少,一方面由于医护人员自身的自治管理意识淡薄,另一方面许多医护人员无法了解到参与医院党建管理的相关渠道。当前部分医院在对党建关系进行处理时,缺乏相应的党建管理意识和足够的认识,才会导致医院的党建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没有的建立好。党建管理职能人才慢慢流失,对医院发展造成一定的损失。部分医院为了减少人力成本,通常薪酬和福利较低,进一步加大了医院吸引人才的难度。因为无法吸纳到人才,相关党建人员的素质难以保障,专业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工作能力不足,为相关工作开展带来了困难。
        由于医院党建文化建设较晚,无法清晰的认清医护人员的文化需求,造成医护人员对于医院的认同感较低。并且医院的专业管理人才较少,使得相关管理理念无法有效落实。随着市场经济的复杂化,医院在党建制度建设出现了诸多问题。首先,管理层对于这两部分的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医院对于党建建设缺乏重视。无法将党建建设融入到医院的软实力建设中,缺乏思想理论的支持,无法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对医院的发展而言,医院的党建制度已经起到了非常明显的阻碍作用。由于医院存在组织架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如果医院单纯设置党建部部门,产生组织结构脱节的问题。
        2主要的发展策略
        2.1学习党建管理的先进经验
        与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于医院而言需要承担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所以在发展中,一定要重视对优秀党建管理经验的获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医院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完善。如,对于实力一般的医院,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党建的相关管理手段,利用合理的技术手段不断完善,进而找到适合医院自身所能够接收的、合适的具体党建管理模式,进而推动医院的蓬勃发展。医院若想实现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要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对于党建管理工作而言,涉及医院各个部门,参与的人员也较多,只有强化党建监管机制,才能有效保证医院党建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从而降低医院运行风险发生的几率。医院单位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党建的相关管理手段,利用合理的技术手段促进管理上的完善,并且能够与自身的实际情况之间进行完美的融合。要实行这一措施,首要就是改变医院领导对于党建管理的错误认识,使其了解医院党建及文化管理的意义在于确保医院经济资源的安全和完整,保证经济信息和党建信息的正确可靠,平衡经济行为,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2.2加强党建建设的目标化管理
        目标管理模式注重最终成果的管理制度,基于目标进行管理。目标管理外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设定最终目标,通过混合式的管理方式,通过最初设定目标来判定工作成效。这就要求管理者注重“目标定向”,以设定最终目标的方式进行有效管理,突出目标的功能和价值。第二种作为本质上的激励性质的医院党建模式。

目标管理作为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能够普遍适用于医院党建管理中。也就是说,第二种管理模式突出激励对任务完成的作用,医院以一种激励性质的管理模式开展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的特点主要是化被动为主动,以积极的责任态度完成设定目标。以目标为核心,不断朝着目标前进,这也成为医院党建开展的动力。目标管理是由管理者制定目标,注重成果与人实际情况的相互结合。目标管理的测定与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合理。目标管理的核心在于对于预期结果的管理,在实际管理中,管理者要逐一把握对预期结果的管理,不放松警惕。对于目标管理方式具有层次性、可接受性以及可考核性。部门医护人员在如今社会瞬息万变的新形势下,针对其医护人员培养工作有着特殊的新要求。
        2.3提高党建管理人员素质
        虽然医院党建人才培养体系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专业管理人才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然而,其培养模式仍旧相对落后。医院依旧采用传统的培养模式,无法达到国家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其管理人才的综合素养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医院党建的建设发展。党建人才的培养改革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困难和问题,其不断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改革的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医护人员一流素质的全面教育。对于党建部门的医护人员而言,必须实现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党建教育发展的方向。着重于发展医护人员的综合素养,在党建教育过程中融入其他不同教育内容。引导医护人员自主训练,并激发医护人员对党建活动的兴趣。从而有效可以提高整体教育效率,强化医护人员的党建素养。创新性的高效党建教育模式有视觉化,专一性和生活化的教育特征。
        时代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能力。对医护人员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党建培训内容无疑是可以展示其综合素质的教育场所之一。发挥医护人员主体地位的原则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育质量,还可以调动医护人员的参与意识,扩展医护人员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享受学习培养的乐趣。如果医护人员失去了创造力过程,使他们没有自己思考的过程,将严重影响日常的党建的培养教育。除了日常的党建培训内容外,部门还需要注意医护人员的学习计划,并创建医护人员良好和创新的学习环境。
2.4加强医院党建的信息化发展
        对于医院的管理人员来说,必须准确理解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并了解医院在党建工作中所处位置,从而推动党建工作的成功运行。由于医护人员每天都会碰到许多信息需要去处理,如何高效的处理工作信息将成为医护人员的关键能力。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处理好内外部的信息关系将有效促进单位的长远发展。目前存在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信息化专业水平较低等主要问题。对于公开性资料与保密资料之间的区别并不清楚。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对管理的掌控能力相关较弱。医护人员需及时对有关信息及时整理归类,从而有效帮助党建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医护人员经常需要针对一些事务进行协调沟通,这项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整体办事效率。医护人员在处理事务关系上需明确做事态度,抓准方向,以大局观帮助单位做好各方面的处理协调。
        3结语
        目前,存在于我国医院党建管理中的问题确实是非常的多,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也与医院自身的发展程度之间有关系.随着时间的发展,党建监督管理方面便逐渐呈现出了各种网络化管理方式,所以医院的党建管理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要随着变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对于医院而言,需要积极转变态度,不断完善自身医院的各种党建管理体系,以及机构与管理方式,进而能够在根本上将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向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式进行转变,并逐步实现对医院党建管理方式的严格高素质化的管理,并且医院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卢伟,姚碧文,段宁,等.我院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2007,11(11):44- 46.
        [2]潘正连.新时期医院党建工作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3,13(3):29- 30.
        [3]李庆瑜,叶耀华.党建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的有机结合[J].现代医院,2008,8(11):112- 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