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嬴政
41232319840124**** 河南 450000
摘要:经济发展形势下,企业之间所面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现代企业制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管理模式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虽然大量企业向着现代化管理模式发展,但仍有部分企业对此不够重视。从企业管理模式及其管理现代化的概述着手,对当前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进一步研究,从而提出建设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有效措施。本文就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展开探讨。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模式;现代化;措施
引言
现代化管理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发展潮流,所有的领域都引进现代化管理思想,挖掘行业的发展潜力,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企业管理现代化
所谓企业管理现代化就是依托一定的企业管理模式,运用科学的理念和技术,积极推动企业管理工作朝着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方面发展。企业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控制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以及管理思想现代化等诸多方面。从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在现代企业制度越来越受到诸多企业重视的新形势下,企业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且很多企业已经将企业管理现代化纳入企业战略发展体系当中,不断加大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投入力度,比如,很多企业不断创新管理思想现代化,构建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法制与道德观念、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适应市场观念、经济效益观念、创新管理观念以及战略管理观念等,进而使企业管理工作朝着改革、创新、发展的方向迈进。
2企业管理模式
2.1家族管理模式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采用家族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启动资金,家族私有财产可以有效提供资金。但是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家族关系、家族亲情往往会影响企业制度的制定与落实,管理工作人员可能会在外人管理、亲人管理中存在区别,导致赏罚不分明、优秀人才流失。
2.2情感管理
情感管理是很多企业领导认同的一种管理策略,通过与员工之间构建彼此的信任和公共情感,在人性化的情感管理环境下,可以很好的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保证企业内部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在情感管理过程中,渗透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出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
2.3合伙管理模式
在合伙企业管理模式应用中,友情对于管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企业发展初期,合伙人普遍具有团结特点,愿意投入资金以及人力,但是在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时,合伙人意志可能经受不住考验,出现信任危机,影响企业管理效果与未来健康发展。
2.4制度管理
制度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任何企业都需要一套运营管理的制度,制度管理策略可以提高企业的内部运营效率,规避相关的外部市场风险。在制度管理环境下,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行为、语言表达等都进行了严格的管理,确保企业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3.1对企业管理技术进行改革
在新时代背景下,只有对企业管理技术实行改革,才能为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一定保障。在进行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应对如何加强信息技术给予充分重视。
尤其是企业管理工作自身具有拓展性,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并且企业管理工作的融合性较强,这就需要提升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水平,使其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进而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应用体系。除此之外,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期间,不但要进一步增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建设,还应该以企业本身管理情况为基础,促进财务会计工作与电子商务之间的有效结合,这样有利于财务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
3.2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首先,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充分了解员工的想法,为员工考虑,并且采用多种激励措施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企业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在管理方式上需要采用一些柔性化的管理措施,不得一味使用严格制度以及硬性指标来要求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在企业内部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对于一些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需要及时给予奖励,这样才能够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对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企业组织应注意全面做好人才培训与开发工作,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培训讲师应避免将培训与开发工作割裂,引导员工不断提高个人工作能力,使自身职业技能与绩效标准相匹配,实现对文化知识、职业常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有效开发,不断提高个人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企业应重视提高人才培训与开发管理战略,发挥该项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通过有效培训与开发活动全面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与文化素养,培养全体员工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再次,企业组织应结合培训对象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培训课程与培训方案,例如针对技术人员培训、基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和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的工作内容与要求,设计相应的培训课程,制定最适宜的培训方案。此外,应根据员工资历和人才培训与开发目标分别做好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脱岗培训和轮岗培训工作,这样有助于为本企业培养更多一专多能人才。
3.3信息化建设管理
在信息化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分析企业以往决策带来的经济收益,以及一些企业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通过数据的整理量化分析,可以得出一份相对的数据报告,而企业领导则可以通过数据报告,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决策方案,以及不同决策方案给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而不断的提高企业领导的整体能力,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通过信息化的经营管理工作开展,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且很多繁琐枯燥的统计工作全部由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替代,科学合理的控制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例如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金融管理等业务开展时,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构建,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与安全,促进了业务开展的进度。
3.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要切实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工作,将其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当中,深入研究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要力戒形式主义,强化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能够更有效地凝聚广大员工。强化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还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工作的“文化属性”,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引导,特别是要最大限度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引导企业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工作,比如可以开展“建言献策”活动,既有利于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能够使企业管理形成人人参与的格局。
结语
在进行企业管理工作期间,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状况,以企业的战略发展需求为依据,将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进行有效结合,在选择合适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重点要在创新企业管理思想、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改进企业管理技术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努力使企业管理工作步入创新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张智博.论述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商场现代化,2018,24:97-98.
[2]俞宗军.探讨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产业创新研究,2018,01:34-36.A
[3]王娟.电力企业技术经济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