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点?把握关键?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王志奎
[导读]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思政课教学应该根据主要的课程内容,结合高中生的思想观念与具体情
        王志奎
        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 471000
        摘要: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思政课教学应该根据主要的课程内容,结合高中生的思想观念与具体情况,聚焦立德树人教育的重点内容,把握其中关键要素,更好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促进高中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本文主要结合高中教育教学中的现状,结合思政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等,更好地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更好地立德树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政课;教学理念;爱国主义;思想品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还应该结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教育问题,融合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打好坚实的基础。育人之本,在于立德为本,在高中阶段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中,应该根据思政课程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指导学生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国奉献的崇高理念,促进学生形成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品质。教师应该加强思想品德方面的教学,指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举措,对于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德是根本,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成果,首先需要立德树人。在立德树人教育中,首要任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思政课内容,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作出努力,引入学生树立远大的个人理想,形成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远大理念,指导学生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
        例如,部编版思想政治必修3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叙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历程,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性、合法性与必然性,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需要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课堂教学中,我会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展示鸦片战争以来的主要事件文本与图片,展示《甲午海战》、《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影片片段,让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形成民族屈辱感,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革新中国;再通过播放《创新中国》等影片,让学生认识到近年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形成民族自豪感。通过类似以上方面的共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有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构建自强不息理念,培养学生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的过程虽然是艰辛的,但是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和磨练意志,坚定理想信念,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重重磨难,在自强不息与百折不挠的奋斗者努力地站起来,实现到富起来和强起来的转变,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是一部伟大的奋斗史。因此,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教师还可以引入近现代和当代奋斗者的案例,指导学生构建自强不息的理念,培养学生奋斗精神。
        例如,在部编版思想政治必修1的课程教学中,对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经典的奋斗案例,通过展示图文并茂的内容,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奋斗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自强不息的理念。比如像毛泽东主席在红军时期的斗争史、邓小平同志的“三起三落”历史,这些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史是很好的案例。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可以引入一些典型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国家就是一部奋斗的历史。再比如,袁隆平、屠呦呦、南仁东等新时代的劳动者案例也可以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奋斗的力量。
三、坚持努力提升自我,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大学》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教师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持努力提升自我,以更好的姿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修炼内心,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素养,修好思想品德,改变不良习惯[3]。
        例如,部编版思想政治必修4的《实现人生价值》的课程,教师首先应该结合本课的三维目标,引入丰富的图文资源,进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以价值观为基础延伸到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构建。比如像集体主义教育,个人利益应该与集体利益联系起来,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主动维护集体利益,针对这项内容可以引入开展运动会等身边的小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
四、融入多种多样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在立德树人教育中,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教师还应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从多个方面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从学习上来看,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珍惜现在幸福的学习时光,心无旁骛地求学和求知,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理念,向着探究真理的方向前进,可以通过展示贫困地区的学习现状、毕业后的巨大就业压力等内容,让学生更好珍惜现在和努力学习;在其他方面,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健康体魄,同时也通过体育锻炼形成坚强的意志,还应该学习美术和音乐等知识,发展兴趣爱好,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定期参与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果实的思想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根据立德树人的主要思想内涵,聚焦其中的重点内容,把握关键的方面,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引入丰富的与思想政治课程相关的知识,展示形式多样的学习材料,更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奋斗精神,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高中教育教学中,更好地进行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张轶芳.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教育[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 2015(1期):64-65.
[2]张传辉, 欧文希. 聚焦重点 把握关键 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 000(009):49-51.
[3]钟冬梅. 基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政课教学研究[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4):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