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转化工作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宋涛
[导读] 近年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逐年增加,学困生生这一弱势群体在学校教育管理倍受关注。作为教
        宋涛
        甘肃省康县周家坝镇初级中学, 746501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逐年增加,学困生生这一弱势群体在学校教育管理倍受关注。作为教师,要转变观念,学会换位思考,重新认识学困生,实际教学中,特别关注学困生,争取做到因材施教,对待学困生要持之以恒,不离不弃,只有如此,才能帮助每一位学困生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学困生;鼓励;因材施教;创造机会;不离不弃;
        学困生,就是所谓的“差生”,有时也被称为“学困生”,总之就是因为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因素导致不爱学习的孩子,他们往往是班上的弱势群体,常被老师忽视或同学欺负。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其实不难发现,执教一个班级,总会碰到一部分“学困生”。他们要么学习差,要么行为差,要么态度差,要么品行差,总之在大多老师看来,他们往往是“百无一用”,总让教师头痛不已。但是学困生是人,不是产品,不能把他们当成次品或废品再次回炉,得到重生而一切从头再来。其实,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成功转化一名学困生,那无疑是对其父母雪中送碳,对社会是功德无量。那究竟该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换个角度想问题,重新认识学困生
        学困生之所以品行恶劣,不爱学习,那是因为来自社会、家庭或学校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的,谁也不想天生就做个“坏孩子”。因为各方面表现较差,常常在班级中遭人遗弃。他们在同伴们中,找不到自尊,找不到自信,在老师面前,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每天在课堂上,看着别人高举的双手,他们也渴望能像优生一样,胸有成竹地回答问题,得到老师同学们或多或少的赞美的眼光。可是,他们不行,常常的出错让他们表现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也是孩子,也渴望掌声和鲜花。于是,他们更多地做出各种举动,捣蛋,说怪话,扮鬼脸,欺负女孩子……以各种破坏性的举动赢得大家的注意,其实,他们也不喜欢自己如此。优生可以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赢得大家的尊重,而他们只有如此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久而久之,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最终走上不归之路。
        所以,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寻找问题的根源,换个角度去看待学困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困生其实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真的是“百无一用”,只是很少有人关注他们,任其自由发展。所以,每次遇到问题,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信任和支持是他们进步的最佳武器。那么,怎样才算尊重差生呢?首先,学会寻找闪光点,善于发现闪光点。找出差生的特长,比如绘画很好,就多让他出出板报;热爱劳动的,就把集体劳动的指挥权交给他;喜爱运动的,就让他当当体育委员;爱唱歌跳舞的,就让他方持文艺节目的排练等。让他们做自己擅长的最喜欢做的事情,时间长了,不但老师和同学认可他了,而且还能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从而向好的方面发展。其次,尽量做到不要每次在全班学生面前公布他们的学习成绩。

学困生最怕什么?当然是考试和公布成绩了。试想:每次在全班四五十人面前听到自己只考了个位数的成绩时,别人怎么想?自己怎么面对?所以,适当给给他们面子,保留一点他们的自尊,不在同学面前取笑他们可怜的成绩,他们有时反而会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当然并不是永远不公布,若那次测试有明显进步时,可以在全班学生面前提出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最后,师生注意说话的分寸。教师要注意克制,哪怕学困生做出再惹人厌惹人烦的举动,教师也一定要用较有修养的语言,鼓励学生有错就改,而不是威吓体罚,以势压人,那样只会加深学生的叛逆,甚至破罐子破摔。所以,一个老师的语言修养至关重要,拿捏好分寸才能更好的教育学困生,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二、特殊关注学困生,力争做到因材施教
        学困生的管理不能等同于普通学生,特别是课堂教学或作业的布置等,教师若处理不当,势必会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睡觉或故意捣乱。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课堂教学中简单的问题特意指名让他们来回答,如目标认知环节,把整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声流利地读给别人听,小组讨论环节,让他们担任噪音控制员,维持本小组活动纪律,成果展示环节,让他们手拿小组讨论成果,然后帮助发言同学把小组讨论结果展示给大家。也就是说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尽可能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课堂上还有用武之地,故意营造一种小组活动少了他们就无法进行的氛围。在作业的布置上,笔者更是别出心裁,实施分层作业法,即根据一堂课的学习内容,把最基础的习题留给学困生作为当天的作业,而把深层次的练习留给普通学生,这样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就不会偷懒或抄别人的作业应付差事了。当他们逐步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后,教师就可以利用闲余时间或放学后的时间进行个别辅导,这样慢慢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一定会有明显的提升。
        三、持之以恒,不离不弃
        个别辅导差生,不要急于一时。也不要轻言某个学生“朽木难雕”或是“无药可救”。“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说的有点过分,却也有几分真实。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工程,一点一滴地积累,一点一滴地进步,都非易事。但是只要持之以恒,水滴也会石穿。笔者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平时贪玩,捣蛋,爱撒谎,好捉弄女生,毛病很多,教过的老师没有一个不摇头诉苦的,家长却非常宠爱。笔者没有放弃他,一学期下来,差不多一星期就去家访一次。一开始,家长很排斥,以为笔者是来告状的,学生更是厌恶。可笔者每次去都要夸一夸他们的宝贝最近哪里又进步了,在学校哪次作业完成得不错,从来都没有直接批评告状过。说得家长喜笑颜开,并很虚心地听笔者给他们提的一点小建议,说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他们照办不误,也不再袒护自己的孩子了。笔者还总是顺便帮他们的孩子检查当天的功课,并明确说无偿的,反正笔者有时间。一来二往,他们一家都很欢迎笔者去做客,因为孩子生活习惯变好了很多,不再偷东西了,对父母也开始有礼貌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孩子甩掉了多年不及格的包袱,成绩突飞猛进,一下子冲到了七八十分。后来再去,家长都要反问一下,最近哪里做不好,一定如实告诉我们,我们一定配合。所以,作为教师,转化学困生要做到持之以恒,不离不弃,绝不能三天两早晨看不到效果就放弃了。
        总之,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教师,要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每一位学困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