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学生线上学习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王涵怡
[导读]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极大
        王涵怡
        苏州大学文学院 215123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工作的方式。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迅速普及,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之中,线上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大学生线上学习的便利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得以充分的突显。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效率均有着极大的帮助。文章就主要围绕大学生线上学习的教学和管理策略加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线上学习
        一般来说大学生的课业安排没有那么紧张,课余时间比较宽松,再加上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制能力,因此广泛的开展线上教学符合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同时还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1]但是,在开展互联网+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其实际的学习效果还有待提升,需要结合大学生线上学习的特点从教学资源管理、学习认知管理以及效果管理等几个方面探讨和研究行之有效的互联网+大学生线上学习与管理策略。
一、实现互联网+资源管理
        要探讨大学生线上学习的有效策略,基础就在于实现互联网+资源管理。所谓资源管理主要就是指在组织大学生开展线上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调动和利用的各类学习资源,除了传统认知中的教学资料之外,互联网+时代的资源管理还包括时间、环境、动机等的各类辅助资源。首先,要求学校可以联合专业机构和优质的互联网平台来实现对线上学习资源的补充和整合。大学生在进行线上学习的过程中,为保证学生线上学习的稳定性和网络的畅通性,尽可能避免借助第三方软件开展线上学习活动,可以联合专业机构打造校内专门的移动学习平台,或者推出智慧校园APP,建立相应的线上学习平台,同时学校可以统一购买线上学习资料,供学生利用校内进行账号登录和资料的免费下载,教师也可以录制优质课件来进行资源补充。[2]其次,学校还要完善线上学习的课程设置,在时间安排上要与线下授课相互配合,不能过多的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否则有可能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影响线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就是在线上学习环境的塑造上,学校要投入必要的资金来完善校内网络的建设,让学生能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包括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甚至是操场,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进行联网学习,使碎片化的时间得以充分利用。


二、完善互联网+学习认知管理
        要提升大学生线上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还要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学习认知管理。所谓学习认知管理主要就是指在组织大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和了解相关的内容,获取有关的学习信息时,要对这些内容和信息进行消化、理解、加工和提取,让学生能够真正的通过线上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获取有用的知识,这也是提升线上学习效果的核心所在。要提升互联网+学习认知管理策略实施的有效性,就要结合大学生线上学习的特点实现层次化的互联网教学。就比如针对大一年级的学生,线上学习的重点在于使其适应这一新型的学习模式,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线上学习习惯。[3]而针对大二年级的学生,则要侧重于线上学习资源和专业学科之间的整合,强化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加工,让学生充分的利用线上资源来进行拓展学习。针对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就要在提升认知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就业方向给学生提供线上模拟和操作的平台,就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线上学习来完成编程任务;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熟练掌握网络校对和翻译的技巧。通过有效的实践学习和策略调整来帮助大学生掌握必备的技能,提高线上教学的成果。
三、创新互联网+效果管理
在组织大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还要实施互联网+效果管理的策略。要切实提升大学生线上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统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监督和管理。首先,对学生的身份进行认证、唯一学号,实现大学生在校选修、必修课程学习的实时跟踪。其次,可以针对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在线人数,同时在学习软件或者界面上随机点名或跳出问题来进行检测。[4]再次,在线上学习的课程安排上,除了基础的专业课程之外,还可以计划一些拓展类的网络课程供学生进行选修,最终通过统一的考核和综合测评来对线上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切实提升线上学习的效率。
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安排大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是一种高效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校要掌握必要的教学和管理策略,真正的让线上教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李璐,李鸣华.大学生线上学习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3(03):269-275.
[2]黄菁菁,袁世清.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线上学习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01):102-103.
[3]李银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4):54-55.
[4]刘龙岳.河北省大学生网络学习的现状调查以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9):288-289+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