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佳爽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 213000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优化,语文教学也随着教育改革的潮流逐步提升。就目前的语文教授情况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语文讲授的过程中有很多不足。因此,教师要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自身素养,进而为学生搭建出优异的的语文就学氛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古诗文;教学研究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语文是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语文课程学习的好坏,一方面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古诗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就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加以引导,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
1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由于孩子们的年龄较小,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老师多多通过优秀的古诗词文化正是古代文人骚客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一直在教导中华儿女要做到有爱,博学,包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激励着我们要有梦想,要拥有为梦想奋斗的勇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睿智提醒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说实话做实事。经历过时光洗礼而保留下来的优秀诗词,对于学生有大的启示以及警醒作用,同时也对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影响。
千百年来的文人骚客向来喜欢通过诗词歌赋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精炼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们真挚的感情,古人善于表达,但是又往往将内心的真实情感藏匿于诗词中,不轻易表露却在细微处汹涌澎湃,而这些正体现了中国人低调内敛的品质,换一句现代话说,那就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当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探索文化的底蕴时,古诗词正是一个非常好的入口,通过它不仅仅可以体会文字的魅力和多彩,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古代文人骚客们丰富的情感变化,同时这也使得学生的心灵得到文化的洗礼。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诗词,都较为简单容易理解,大多都是描写风景或者抒发爱国情怀等等,因而这时老师应该趁热打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精神和古代文人的情感。
2 古诗词教学策略
2.1 吟诵歌唱,在吟诵中领略语言的魅力
身为教师可以把游戏运用到课堂上,并且要求同学们不单单只是背诗词,是要把诗词有感情的吟诵出来。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够高效调动同学们积极参与性,而且能够带动他们在以后读背诗词时能够更加的有感情。古诗词还有一种美,节奏美。其中,节奏美就是它的形体美。
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豆和南,山和下,盛和豆,苗和稀之间读的时候都需要停顿。通过了解他的节奏,就会很带感情的把古诗词吟诵出来。并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古诗词的韵律美,带领同学们将作者的感情完全表达出来,并且投入进去,去细细品味古诗词的魅力。
2.2 引发想象力,与诗词融合
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日常化教学方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他们做成音频的形式或者PPT,将文字,音效和照片搭配起来组成一组完美的动态视频,带领学生们走进更有趣更有意义的诗词讲授课堂中,让这门课程和孩子们一样充满活力,使同学们都洋溢着青春的笑脸和新生的气息。以同学们喜欢的样式为切入点,进行课堂形式的整改,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更容易的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仿佛身临其境,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古诗词的含义,并且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写诗的感情,我相信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充满朝气的,这样的朝气蓬勃代替往日的死气沉沉。
2.3 创建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最要紧的任务就是升学,所以他们的学习压力会很大。同时,教师对他们的教育也是应试教育,教师会把学习成绩作为首要,从而会遗忘掉阅读教育工作对学生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之中对语文的阅读教学有了更多的要求。语文老师作为展开语文阅读课堂最重要的身份需要全方面的了解学生们的情况想出适合学生们全方面素质发展阅读能力的方法,并且需要严格遵照阅读教学的理念。教师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若要促进阅读讲授进行的越来越顺利,老师首先就要建造出较为欢快自在的学习氛围,从而减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学习压力和恐惧之心,协助学生们能够以一个欢快的态度加入到学习中去。
4 结束语
现代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小学的语文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感染鼓励他们学习古诗词,让他们感受诗词的美妙,在诗词的境界中,体会诗人的心声,感受诗人的情感。这才是语文课堂应有的活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发挥语文的魅力,使学生沉迷在浩瀚而迷人的文学知识中。
参考文献:
[1] 柴俊梅.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周刊,2016(27):150-151.
[2] 陈建伟.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4(02):80.
[3] 王扬.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 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