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桢
喀什第二中学 844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必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避免使用传统的单一、有限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与新课程标准相结合,创新现有理念,满足新的基本要求,才能保证高中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强,对学生思维逻辑要求较高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不能使用正确、有效、科学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畏难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针对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改进,采用现代的教育理念来培养学生,学会使用现代化教学资源,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效益的更大化。
1高中数学面临的教学问题
1.1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没有强烈的学习意识
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长此以往,容易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这对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与逻辑思维能力也极为不利,还有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不能及时接纳和采用,导致教学工作无法高效进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有效激发,无法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这也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2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与解题思路
大多数高中学生认为,高中数学学习方式与初中数学的方式一样,只要认真做题、多做习题就能提高分数,但事实并非如此。高中学生若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就无法正确理解解题思路和技巧,因此数学成绩普遍偏差。还有部分高中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并不注意积累知识,而是在临考前进行突击复习,这对高中数学学习来讲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由于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必须要学习相应的解题技巧才能正确答题,再加上高中生学习任务重,一旦没有给数学学习分配好时间,就会导致数学学科的成绩难以提高。
1.3不重视因材施教,课堂沉闷
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每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不同,教师讲课时通常也只能以中等水平学生接受程度开展课堂教学,出现优秀生“吃不饱”、差等生“跟不上”的情况。也有很多教师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也会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参与其中,最终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提升策略
2.1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发展而言,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市场上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人才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知识,而且其自身的综合能力、职业素养等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才可以实现对人才的合理聘用。所以在对高中生进行培养的时候,要将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方面。高中数学在教学时,如果是利用传统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那么现有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尤其是比较常见的题海战术,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还会直接导致学生们的思维受到严重的阻碍限制。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新课程标准的部分内容进行结合,同时还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学生们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之前或者是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都是比较常见并且具有良好应用效果的教学模式。
学生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相互影响对方的思维思考,而且还可以取长补短,将学生们在课堂中的主体作充分发挥出来。在整个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学生们本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2.2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都是应用简单的黑板、粉笔等工具辅助教学,但是要想借助这些简单的工具给学生传授十分抽象的知识点,这对教育者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同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将抽象的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法给学生呈现出来,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融合音频图文,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口讲耳听的方法受到巨大的改变,强化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比如说,教师在教学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画出立体图形,在此之后给学生讲解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说可以在上课之前制作一些图形的三维立体图或立体动图,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如此也能让学生只管体会立体图形的魅力与特点。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形成良好的思考能力与空间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巩固这部分的内容。
2.3结合现实生活设置趣味性问题
数学知识一直以来都是高中生在学习时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由于数学知识当中会涉及非常多的内容,比如公式、定理、基本概念等,同时数学习题也比较复杂,所以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以及对习题进行解答的时候,自身必须要具备非常良好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对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进行设置,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利用问题方法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利用一些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或者是比较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教学。比如,在讲解“线面平行判定定理”这一节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直接将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紧接着对书页进行不断的翻动,让学生们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如何判定一根直线与一个平面之间是否处于平行状态”。通过这种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这些问题的思考当中,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学习,从中找出准确合理的答案。利用这种具有情境化特征的情境,在对这些情境进行设置和具体应用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们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时的兴趣也得到有效激发。在保证问题教学方法可以顺利开展基础上,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2.4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教师的工作职责,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高效引导,避免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数学,高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规定进行细化和理解,将培养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积极动脑,锻炼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所在,并利用所学知识和解题技巧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高中数学的教学难度较大,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中数学老师应当积极寻求解决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玲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6).
[2]赵晓利.高中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
[3]聂媛.浅谈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
[4]田子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31):44-45
[5]王杰.浅谈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26):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