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雪松 2吴井平
1北京市密云区溪翁庄镇中心小学 101508
2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学校 101502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策略的更新改革,科学实践类课程在教学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成为综合素质教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利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提升科学实践类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是课程开展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Steam教学模式的优势,结合科学实践类课程的特点,简要分析了Steam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为创新科学实践类课程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STEAM教学;教学模式;科学实践类课程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许多科技理念与科技手段都为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STEAM教学模式能够破除教学壁垒,运用科学的理念对学科知识进行拆分融合。而科学实践类课程则是鼓励学生了解科学,引导学生应用科学原理进行实践的专业性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都占据很大的比重,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创新迫在眉睫,在不同学科应用不同的教育模式,同样有利于学科教学的发展。
一、科学实践类课程应用STEAM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不同学科的分化较为具体,因而产生了某几个学科“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应用STEAM教学模式前,要着重分析其在每个教学阶段和每个学科的可行性,分析其与目标学科的异同。将STEAM教学模式依据我国的教学模式进行整合改变,逐步“本土化”有取舍的应用STEAM 教学模式。
1.STEAM教学的优势
STEAM教学是极具趣味性、开放性、包容性和科学性的教学模式,应用这一模式开展教学,要扩大学生对现实环境的感知,鼓励他们进行综合学科思考,以创造思维解决。[1]STEAM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其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性,这正是我国现行教学模式所缺乏的综合教育方法。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感知,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作用,而不是单纯的机械记忆,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发散。
STEAM教学模式是多元的,全面的,它包含科学、技术、艺术、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内容,更适合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全面能力发展要求。与传统模式相比,STEAM教学模式拥有多样的学习模式,丰富的内容设置,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注重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更符合现行的教育理念。
2.STEAM教学在现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STEAM 因其强大的学科融合性和创新复杂性,更适合高等教育复杂、多元、开放的教学形式,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偏少。高等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课、实验课和实习阶段三个部分组成的教学模式,融入STEAM教学系统,不断地探索出教学模式的新方向。不可忽视的死,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STEAM教学模式与综合素质发展目标的高契合度,从而在一些高自由的实践类课程中尝试引入STEAM教学模式,不断地通过教学进行改变革新,从而形成对现实社会感知度更强的时间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STEAM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还有很大的探索提升空间,为我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为广大教师开辟出一条教学模式研究的新路径。
3.科学实践类课程与STEAM模式教学的异同
科学实践类课程的主旨在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动手操作实践,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浓厚兴趣。科学实践类课程更偏向于对学生动手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现代教学必需的教学内容之一。对于科学的理解感知、实践体会是科学实践类课程与STEAM教学模式所倾向的内容不谋而合。STEAM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科学实践类课程起到扩展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1]由此可见,在科学实践类课程中应用STEAM模式,有利于课程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优化课堂设置,优化学习模式。最重要的是,以此为标准加以概述,为其他学科融合STEAM教学模式提供范例。
二、STEAM教学模式在科学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
STEAM教学模式要从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授课呈现、学习环境以及评价模式等多个方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引导学生对现实科学知识进行感知理解,思考解决,创新发展来完成教学,将这一系统模式应用在科学实践类课程中,需要分布在不同的课程阶段,以达到学习目标。
1.课前教学模式确立和知识准备
在课程开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此前的学习情况进行预先评估,从而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2]评估内容包括课堂理论知识了解程度、实践课程参与度和完成度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整度多维角度,力求在新课程开始之初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建立符合当前学习情况的学习模式开展教学。
只是筹备则包括提前的课程知识准备和课外知识增补,构建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等。STEAM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寓教于乐的学习情境,这就要求课前在做好课程阶段的构建和课程开展的方式,根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学习理解方式来创设学习模式,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2.课堂探究方案和课程设置
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应用相关教育理论与教学工具按教学计划不断推进教学内容。第一,制定关键性问题。科学实践类课程是主题明确的操作类课程,确切的主题为学生提供研究思考方向,知道他们用正确方式进行思考和实践。第二,组织合作机制。科学实践类课程,例如化学实验的安排,有些操作较为复杂的实验要求学生进行合作。教师不应随意分组,而是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践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组,并且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纳学生的意见。第三,总结解决方案。在科学实践类课程设置中,实践并不是课程的目的,通过实践理解科学原理提升综合能力,对知识深入了解才是目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在课堂上布置总结分享的任务,从而做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多元发展。[2]
3.课后总结评价和模式更新
课后总结评价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进行总结互评。在团队合作中,学生的角度更加主观,评估方式也更加直白,是发现不足的良好方式之一。同学的自评和互评能够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教师只需要提供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以学生为主导,组织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二是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应用STEAM教学模式对课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教师的总结要包含课程对象、课程主题、课程内容和开展情况等多方面内容,以充分为下一堂课做准备,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更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STEAM教学模式作为符合学生发展的新型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科学技术感知水平以及创新发展,为现代教学提供无限可能。应用STEAM教学模式对科学实践类课程进行创新,可以提高科学与实践课程的融合程度,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在开展更系统更有效率的实践课程,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薄丽娜.STEAM教育理念下中小学创客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000(002):36-39.
[2]刘文静,张子仪,焦宝聪,等.基于STEAM教育的教学模式设计与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000(010):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