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黄梅仙
[导读] 美术课堂在教育中承担着培育学生艺术情操与人文素养的责任,高中生处于对“美”进一步
        黄梅仙
        广西省南宁市横县第二高级中学  530300
        摘要:美术课堂在教育中承担着培育学生艺术情操与人文素养的责任,高中生处于对“美”进一步感知的阶段,剪纸艺术中蕴含着的美感、人文、历史,对于丰富高中生的精神世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剪纸艺术与美术教学相结合,有着滋养心灵、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但融合的道路亦是曲折的,本文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美术教学;剪纸;措施
        剪纸艺术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体现。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将剪纸艺术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为课堂增添新鲜元素;另一方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以传统文化哺育其精神世界,丰富其知识储备。本文以高一美术课堂为背景,深入分析剪纸艺术在美术课堂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并思考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升教学实效。
        一、剪纸艺术融入美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压力繁重
        高一阶段的学生虽然刚刚开启高中生活,但是高考已然如一座大山压在了他们的肩上。高中繁重的课业任务,紧绷的精神状态,使学生实难静下心来学习剪纸这门艺术,况且美术作为一项非必考科目,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不愿为其耗费过多心力。繁重的学习压力以及学生的兴趣不佳,都是剪纸艺术在美术课堂实践路上的一大重点难题。
2.教学手段单一
        在高中美术教学的课堂上,因课时有限、内容杂多、工具配备繁琐,所以通常是教师主讲为主。教师如若知识单纯借助作品讲解教学知识点,学生很难参与并融入到课堂中来,这就加重了学生对美术课堂积极性不高、提不起兴趣的现象。同时,教师对于剪纸艺术的作用及价值认识不够,缺乏对剪纸艺术与课堂相融方式方法的深入思考,在进行剪纸的教学时,多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实践环节的时间相对较短。
        3.对剪纸艺术重视程度不够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美术作为非必考科目,其所受到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考试学科,更遑论剪纸艺术与美术课堂的融合。一方面是学校对剪纸艺术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美术教师对剪纸艺术不够重视,由于对剪纸艺术的理解不够深入,认为剪纸艺术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致使剪纸艺术与美术课堂的融合困难重重。
二、剪纸艺术融入美术课堂的有效策略
1.注重转变思想,重视剪纸艺术教育。
        学校的态度会影响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剪纸艺术重视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更应该落到实处。因此,学校应重视对于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培育,通过教学观摩、专题培训等方式,让教师彼此学习、不断进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也应该加强自学,主动探索剪纸艺术更深刻的内涵,改变认为剪纸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的思想,端正认识态度,将剪纸艺术与美术教学有效结合。


        例如,我曾参加过《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课程》的培训班,该培训班为增强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于中国剪纸艺术的认知,邀请了数位剪纸匠人到培训班分享。我在与传统手艺人交流、分享和探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文化的认知,自身的综合素养也在与传统手艺人的探讨中得以强化。培训期过后,我不再认为剪纸艺术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是主动地去挖掘其潜在的内涵,对其有了深刻的认识,并认真思考如何将其“神”与“形”都融入自己的教学之中。所以,教育工作者对于剪纸艺术观念的转变以及其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都将会在美术课堂中逐步显现出来,在有形的课堂教学中以无形的方式将剪纸艺术的传统文化魅力渗透给学生。
2.注重美感培育,培养学生的兴趣。
        美术教育即为美感教育,通过美术作品、匠人精神、历史沉淀来滋养学生的心灵、丰富其精神世界,培养其高洁的品格趣味。所以美术教学要落到实处,教会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在生活中发现艺术,最终使艺术高于生活。高中生学业压力很大,日夜埋头于书本之间,长期处于教室这一环境下,对非考试科目提不起兴趣,精神状态不佳。基于此,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善用美术资源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引导其发现生活中的美。
        例如,在进行《古城镇美术文化考察》这一课的教学时,在欣赏完一些古建筑的图片时,同学们的状态一如往常,积极性不高。于是我选择了其中一幅图片用一张尺寸较大的纸进行剪裁,由于纸张比较大,我又走下讲台在同学们中间剪裁,同学们的注意力皆被吸引,等到作品完成,同学们的热情明显高涨了许多。借此,我以当下一部热播的古装剧为例,开始娓娓讲述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同学们都集中精神听我讲述。下课后,我将那副剪纸作品贴到了墙上,同学们说这让教室变的生动活泼起来,并且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的美术课上,我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多创作、多尝试,并将新颖的作品摆放于教室内,一方面作装饰之用,另一方面也能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美。
3.注重实际操作,使教学方法多样化。
        美术教学课堂上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不进来,只能坐着听。进行剪纸创作时,同学们或无兴趣、或畏难,所以积极性并不高,这就要求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灵活多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课堂而不是一味地听讲。
        例如,我在进行《动漫艺术—动漫形象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让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风动漫形象,并用纸将它剪出来,然后将同学们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用自己小组内的所设计的所有形象编成故事,最后上台分享给大家听。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热情高涨地投入创作,我在巡视课堂的过程中,每位同学都在认真剪裁,一扫从前上课的懒散风气,同学们剪出的动漫形象都极具传统文化气息。同时,我让学生投票评选出前三名用于课堂装饰,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剪纸艺术的热情和兴趣。
        剪纸艺术代表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将剪纸艺术与美术教育相结合无疑是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项明智的举措。将剪纸艺术有效地融入进高中的美术教育之中,不仅可以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其精神世界、滋养其品格灵魂,同时可以将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发扬光大,不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倪红旗.剪纸艺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13):230-232.
        [2]王渊.把剪纸艺术引入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价值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3):76.
        [3]赵雯婧.论剪纸艺术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J].赤子(上中旬),2016(24):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