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侯丽娟
[导读] 口语交际课是小学语文低中年段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口语交际课程是“交际双方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中,
        侯丽娟
        柳州市城中区教育局教研室  545004
        摘要:口语交际课是小学语文低中年段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口语交际课程是“交际双方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中,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交际手段)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一种言语活动”。由此可见,口语交际不同于一般的听说训练,而是一种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和待人处事的能力,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接收对方信息,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对方的过程,它具有及时性、灵活性、应变性和独创性等特点。因此,口语交际的训练也必须是立体的、综合的与实践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拓展创新
        口语交际教学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应对),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利用口头语言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口语交际的关键——口语;口语交际的重点——交际。我们再把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的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中低年段,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在“学会表达”上提了很多要求,教师要把握训练的重点,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学会表达”上。围绕“怎样教学生学会表达”,以苏教版第五册教材为例,谈谈学校活动情景类和生活技能情境类口语交际课程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学校活动情景类的教学基本模式:
        学校活动情景类主要是指以学校生活环境为背景的口语交际话题,这种话题在整个小语口语教学中占大约五分之二的份额。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们经过教学实践,初步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基本模式:
①目标导行,做好准备;② 范例引路,掌握方法;③创设情境,点面结合;④引导评价,实现目标。
1. 目标导行  做好准备;
  这类交际话题主要以学校生活环境为背景,多为适合在学校、班级开展的一些活动,并以这些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例如,《小小读书交流会》、《说笑话》、《介绍我的小制作》三个主题。他们的教学目标分别是: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小小读书交流会》    有条理地介绍你最喜欢读的一本书(作者、内容、精彩的片段)。
《说笑话》    选择几则形式短小、思想健康,能蕴涵一定道理的笑话讲给大家听,自己可不能笑。
《介绍我的小制作》    动手做一个小制作参加产品推销会,把小制作介绍给大家,要求讲清制作材料、制作方法。
    制定好目标后,我们就要考虑: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要达成这些目标有什么困难?孩子们有过读书的经历、读过笑话,甚至讲过笑话,在手工课上一定做过小制作,但由于这些都是学生有意无意识的行为,平时观察积累不够,要学生能在课堂上马上回忆这些内容进行交际是有难度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活动、布置学生做好如下的课前准备工作:
教学内容    所做准备
《小小读书交流会》    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好好整理自己读过的书,选一本有趣的书,再一次好好的阅读,了解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从中学到什么?)
《说笑话》    给一周的时间读一读笑话,选两个自己最喜欢的笑话,练习说给大家听。
《介绍我的小制作》    与美术老师联系,了解学生的手工学习情况,或者布置学生回去做一个小制作,带到课堂上展示,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实践证明,有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学生课堂上交流时,条理比较清楚、内容比较丰富。学生在交际时也就有话可说,有内容进行交流。活动类的口语交际内容要先定好目标,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发展。
2.范例引路,掌握方法
3.    示范是“做出某种可供学习的典范”。为什么示范在口语交际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呢?原因有两个:一是根据语文工具性特点,工具的掌握不是“教”会的,而是照着样子,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渐掌握的。二是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学习中,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模仿就成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如要求学讲文明懂礼貌,怎么说、怎么做才算是讲究文明礼貌了呢?讲解当然是一种办法,但实践证明最简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适当的示范。  由于学生有较丰富的较直接的口头表达经验,老师只要能教给方法、规范学生的口语表达,就能很好达到教学目标。范例引路就是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规范表达,常用方法有:①师生共同商议给出范例。②利用多媒体提供范例。③直接用例文提供范例。
        例如《介绍我的小制作》,教师展示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一张立体卡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有条理的介绍卡片制作的材料和制作的方法,用真诚的感情,平等的态度,朴实幽默的语言,配合得体的肢体语言,既可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交际氛围,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又可以授之以法,让学生感悟到介绍小制作的方法的方法。
3.创设情境,互动交流;
        口语交际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遇到相似的交际情景能运用自如,这就要求我们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彩排的机会。情境两层意义:1、景物、场景、环境。2、人物、情节、场景、景物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如何创设?在具体的操作中(阅读教学中)有很多方法。例如:
        图画创设情境:《有趣的游戏》、《春天在哪里》,教师使用图画,简笔画创设情景
        故事设置情境:《小鸭子得救了》讲故事,述说小鸭子不小心掉进大坑,请小朋友出主意如何救他。
        演示设置情境:《我会拼图》, 演示一个拼图的过程,激起兴趣 讨论如何拼。
        游戏表演设置情境:《我喜爱的水果》 师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该怎么做 ?》创设玻璃花瓶破碎声音,你听到了什么 ? 知道发生什么事吗?引发学生思维。


        模拟生活创设情境:《我是小导游》、《失物招领》、《要路还是要树小小辩论会》等。
        课上死,课外不可能活,情境的设置正好在社会和课堂之间架起桥梁,链接作用,是现实生活的缩影。
        在学校活动情景类的口语交际课中,创设的情景其实就是场景。就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能大胆的互动交流:“交际”是“互动”的,必须有交际对象,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关系,因此交际情况是在交谈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动态生成的。对于教材中本身交互性不强的交际话题,创设情境显得尤为重要:
         如《小小读书交流会》,一般的做法,就让学生根据教材的提示作好准备后,小组里逐一介绍,学生介绍完了就坐下,轮到下一个,结果课堂就象说话课,交际不起来。为了更好地创设生生互动的交际情境,我们可以以“为校图书馆推荐新书”为话题对原有的话题进行了必要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创造良好的交际契机,匠心独具地在教学中铺设这样的交际点。教学中,可以设计“推荐新书”、“自荐和推荐小评委”、“选书并说说理由”“总结发言和随机提问”等教学环节,既有个别表达,也有小组交流,交际的形式比较丰富,使学生在言语品质上也得到了较好的锤炼。又如《介绍我的小制作》买方、买方、或者创设大队部组织“参加手工制作大赛”的情境。
        4.引导评价,实现目标。
        如在《介绍我的小制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以不同的身份参与交际。有“制作大赛的评委”、有“参赛队员”等。在交际之后,评出“最佳评委”“最佳解说员”“最佳手工制作”“最佳创意”等,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发现同学的优点,取长补短。教学中将评价贯穿始终,让学生多发现和表扬别人的优点,这本身就是一种评价,对自己是一种促进,对他人是一种激励,也达到了目标。
         二、 生活技能情境类教学模式:
        生活技能情景类主要是指以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为背景的学生亲身经历的交际话题。它在整个小语口语交际教学中占二分之一的份额。由于交际的场景和内容学生大多经历过,所以我们把重点落在回忆、点拨、提高、迁移上。采用如下教学模式:
        ①情境再现,看忆结合;②范例引路,感悟拟说;③互动提高,说演结合 ;④迁移重构,拓展创新 。
        1.情境再现,看忆结合;
        口语交际是日常的生活交际,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生活技能。因此,通过多种手段再现学生经历过的生活场景,唤起学生记忆,教师应创设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生活感知和积累。在我们的口语交际中,交际的内容本身就很好的为学生设计了许多生活场景:如低年段的《学会做客》、《问路》,第五册中《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学会求救》、《小小展销会》等。教学时老师应根据交际的内容,创设多种情境。例如教学《当有人敲门的时候》、老师可设计几种情境①老师到你家家访;②同学到你家通知事情;③陌生人到你家等几种不同的情况。让学生调动他的生活积累,参与交际话题。情境再现,能够激发学生乐于参与的主要手段有:①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②师生事先排练小表演。③教师用语言渲染创设情境。
        3.互动提高,说演结合
        交际能力培养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操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练习,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形成能力。为了让学生尽快形成角色意识,老师可以设计一个画面,一个情景或模拟一个生活片断,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进入角色,成为情景的主体,然后进行表演,说演结合在一起。借助这些内容,让学生去扮演,激起学生的交际欲望,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角色,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交际,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敢说,达到交际的目的。如在《当有人敲门的时候》的教学中,老师扮演圆圆,一组学生排队依次敲门,扮演不同的角色和老师进行语言交流。再比如《小小展销会》一课中,同桌或学习小组的互动又让学生成为了交际者和欣赏者。学生可以互换角色,在练说中达到心理互动、情感互动。这一环节应注意:①分小组角色扮演,互相练习;②注重交流评议,尤其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评议,总结提高交际水平。
        4.迁移重构,拓展创新
        学生互动交际之后,教师还应在课堂上有效引导,开拓学生思维,打开思路,激发创新。通过拓展口语交际的时间和空间,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以前没有探究过的问题上去,通过观察、阅读、搜集、讨论和相互的交往,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新认识,把学生带进一个新领域,把学生的思想引向一个新的境界,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把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目的。也就是在迁移训练中达到知识的重构,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中获得更大的提高。迁移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内拓展,一种是课外拓展。如《学会求救》根据图意指导学生学会遇到火灾怎样求救后,还可以假设:119电话不通怎么办?假如没有人来救援,你怎么自救?生活中还会遇到哪些以外事件,你怎么自救或求救?这些设问都属于迁移。
         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其相似的地方,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前者重在精心作好交际前的准备,创设交际情境,并用评价促进交流:后者重在回忆生活,调动积累,课堂操练,促进提高,尤其讲究话题的迁移,帮助学生形成能力。
三、结束语
        现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引导学生重视口语交际能力。当学生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则有利于自己的终身权益。就小学语文老师来说,需要掌握正确的交际方法,营造良好的课程氛围,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苏婉丽 .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D]. 锦州 : 渤海大学 ,2016.
[2] 孙雅倩 .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D]. 扬州 :扬州大学 ,2018.
[3] 沈韵 .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 [D]. 扬州 : 扬州大学 ,2018.
[4]伍名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活动教学法应用调查 [D].漳州 :闽南师范大学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