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李立利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课改政策的介入,语文教学方式及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而文言文作为初中语言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同样需要接受改革和创新

        李立利
        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第三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课改政策的介入,语文教学方式及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而文言文作为初中语言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同样需要接受改革和创新,为此,本文将以初中语文为对象,对文言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展开相关的策略性探讨,希望能够优化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继承并延续古人的文学造诣和文字审美情怀。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改革与创新
1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文言文教学方案缺乏整体性设计
    文言文教学内容并不能称之为新教学内容,文言文内容纳入语文教材已有很长一段时间,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方面因素,使得很多教师对于文言文教学设计惯于从教学经验和教学时间上去做评定,片面地认为以往文言文教学都是按照该方式进行的,且班级中依然有很多学生能够掌握文言文考试知识点,受传统和应试制度这两方面核心因素影响,导致当前文言文教学方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设计安排,不但违背了新课改倡导理念和原则,且很多不足之处也未能得到改进。其教学设计依然在遵循教师领读、学生注音、文言文考点词字翻译、背诵、默写这一系列流程来进行,缺乏新意和整体性文言文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学习感悟以及学习效率和结果等均受到不小的影响。
1.2教学方式传统守旧未能与时俱进
    现如今我国已进入科技时代,科技产物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之中,其中也包括教学和学习。很多教学机构开始贯彻信息化技术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也参与其中,但是在文言文教学环节,却普遍未能与信息技术教学相整合,而是依然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去应对。部分教师针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穿插过信息技术教学,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文言文教学,但是受文言文教学方案缺乏整体性设计影响,导致信息技术教学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融入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很多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依然以应付考试为主去展开应用,这样就很难最大化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增益效果。
1.3教师引导文言文学习的方式过于片面  
针对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能力,教师基本均是以学生的背诵熟练度、翻译准确度以及作者所属朝代、字号、成就以及人物评价和轶事典故作为参照指标,而对于学生文笔提升、文言文创作、词赋审美以及文中传递精髓的实践培养等过于缺乏重视,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后的收益甚微,很难摄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另一方面,我国整体教学观念和教师文言文综合学识也存在极大的问题。以江苏省如皋中学的王云飞为例,凭借自身对文言文的热爱,于2010年高考以文言文方式写作文,备受网络关注的同时也迎来很多争议,而争议的核心可以浓缩为对文言文在现如今存在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质疑,在这种风气下,很容易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热衷和学习积极性,而针对此篇作为难倒阅卷教师更是反映出当前教师引导文言文学习方式在实践应用能力上的缺失。
2.初中语文文言文创新教学策略
2.1重视并加强对文言文传达意图的挖掘和剖析
文言文是从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文言文与当前小说不同的在于其文体内容均源自于作者所在朝代,是由人生经历有感而发记录下来的,并非跨时代杜撰,所以文言文流传至今不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现代人而言也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教师应当摒弃传统应试为主的教学核心,从提高学生综合学识,养成良好品性为出发点,协同学生深入挖掘和传递文言文的内涵和价值,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朗读和背诵,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言文特有的文学价值与审美价值。
比如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组织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该课时的知识点学习是非常可取的,由学生通过理解该篇文章的含义,以现代语言重写剧本,扮演剧本中的角色进行对话,演绎文章中的情节,学生在扮演该角色的同时会从角色的角度去看待整篇文章,同时也能加强对该角色的理解,有助于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传递意图,进一步提升对文言文的了解。
2加强朗读,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与美感
纳入教材的文言文教材基本均为我国知名诗人所著,而诗人创作时更加重视文艺的美学,甚至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字词均无从替代,否则将会大减韵味和意境。语文除了育人识字明事理,还包括对文艺审美情操的培养,而文言文恰好符合培养学生文艺审美的需求,教师可以在知识教学基础上,以文言文为参照,从审美的视角去解读文言文,将会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例如,在进行文言文的朗读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音乐、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通过将这些手段融入文言文教学中,在朗读时渲染气氛,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2.3情境教学,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意境体验
情境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情境教学借助情与景的交融,将课本中的内容以情境的方式进行呈现,借助多种情境的融合增强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文言文中蕴含着优美且深远的意境,因而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为学生打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以丰富的情境方式真实的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言文意境的体验与感受,通过这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言文内涵,以实现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提升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
例如,在《桃花源记》一课的学习中,文章呈现出了一幅和谐安宁的世外桃源的美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将文章中所描绘的景色优美、富足、平等、安宁的世外桃源的场景呈现出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这篇文章中所描绘的景象,加深理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在初中众多教学科目中,语文不仅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语文科目同数学科目一样,不仅具备逻辑性,同样具备抽象性,其抽象性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中。文言文是我国古文,也是我国的文化隗宝,蕴含着早期人们的文化造诣,映衬着当时的社会风气,然而对于今天,语言历经多少时代的变革和风霜的洗礼,已从文言文、繁体字、简体字乃至网络用语进行了多达数次的更替,其中文言文据现如今的语言体系和文化相隔最远,以至于当前初中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备受坎坷,文言文教学过程也充满了阻碍。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改革创新策略,希望能够实现初中文言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王成玉.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解决对策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3):157.
[2]艾运平.简析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学周刊,2019,(22):65-6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056.
[3]周珺.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创新的几点思考——以《出师表》为例[J].新课程·中学,2019,(1):145.
[4]李景献.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00 (0S1):P.44-45.
[5]沈学生.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略谈[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11):7. DOI:10.3969/j.issn.1673-1301(k).2014.11.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