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昀
陕西省南郑区教体局
摘要
当下语文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网络空间支持下的语文个性化学习,语文教学有必要更加积极、开放地思考如何在网络空间支持下进行语文个性化学习。空间网络支持下的语文个性化学习有具体的操作模式大致为:以问题为驱动,明确学习任务和方向;以特长为依据,制定学习计划和方案;以网络为途径,展开学习活动和内容;以评价为手段,检测学习过程和成果。
关键词: 语文个性化学习模式 问题 特长 网络 评价
基于各种原因,我们一直在采用教育家夸美纽斯倡导的“班级授课制”。但班级授课制难以实施因材施教,难以实现学生个性学习,“吃大锅饭”,难免学生“胃口不佳”“营养不良”。网络空间的出现与发展弥补了这一不足。学生真正实现自主,积极性大大提高,真正地成为课堂主人。空间网络支持下的语文个性化学习有哪些具体的操作模式呢?
一、以问题为驱动,明确学习任务和方向
驱动问题是撬动学习、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内容的关键。很多教学过程的失败,不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错了,而是驱动问题出了差错。只有驱动问题正确了,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向。那么,怎样驱动问题才是合理科学有效的呢?问题不要太大,要让学生能找到入口;不能太泛,要紧紧扣住文本;不能太远,要能激发学生兴趣;不能太虚,要和学生认知链接;不能太简单,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驱动问题的完成,都应该有相应的学习成果:作文、诗歌、宣传语、导游词、海报、采访稿、手工、绘画、书法、PPT、DV等等。
例如,笔者在《小石潭记》网络空间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中,其中的驱动问题“柳宗元眼中的小石潭是怎样的?”要求学生借助电脑手机等用朗诵、绘画、诗文等形式呈现出来;驱动问题“你读出了柳宗元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柳宗元)?”要求学生借助电脑手机等用剧本、诗文、书法、绘画、表演等形式诠释出来。
二、以特长为依据,制定学习计划和方案
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的语文个性化学习,自然需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网络技术优势和使用习惯、喜欢的学习方式和习惯,选择学伴,制度自己和学伴的学习计划和策略方案,尤其是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式和途径、各自的学习任务和团队的合作方式和途径,彼此分工又彼此合作,彼此支招又彼此启发,实现学习的最优化。
以笔者执教《时间的脚印》为例,笔者让学生自选学习形式,制定学习计划和方案:喜欢写作的学生通过诗歌、散文、说明文、随笔、剧本、广告语等等形式书写对时间的感悟,喜欢手工的学生制作模型工艺品,喜欢演讲的学生撰写演讲稿、设计演讲,喜欢书法绘画的,学生进行相关手绘和书法创作,喜欢表演的学生进行剧本表演,喜欢设计的同学,设计海报、标语等等。
三、以网络为途径,展开学习活动和内容
整个学习活动,以网络空间做支持和实现的途径,即通过网络空间和技术,查阅、收集、整理、创作,完成相关的学习内容和任务,这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环节和关键过程,在这个环节过程中,需要语文教师的适时引导和调整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困难挑战。当然,教师可以参与和协助,更多的是支持和放手,让学生依靠自己和学伴的力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呈现,步调和成果不要求整齐划一、更避免答案唯一、结论一致。只要学生有所探索,都是有效的,都是有意义的。
比如笔者执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样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紧紧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第一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比如,可以从一些官方网站查阅搜集关于环境破坏的相关数据、图片、视频资料等等;可以观看电影、纪录片,比如《流浪的地球》;查阅地理课本、百科全书,归纳分享;可以请教地理老师,访问环保专家学者;可以就近实地考察河流、山林、工厂、城市等等,用手机(相机)拍摄图片、录制视频。比如村边小河清水不再,泡沫四溢,实地考察一下,记下感受,拍摄一张雾霾锁城、行人戴口罩出行的照片,等等。第二步,利用网络,将前期的所有学习归纳整理、统计分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形成学习成果,比如专题文稿(童话、散文、随笔、时评……)、纪录短片、PPT、小设计、朗诵音频、等等。第三步,班级或学习小组进行专题成果汇报展示。
四、以评价为手段,检测学习过程和成果
学习评价是督促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简便而高效的手段。在学习之前,就应该结合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制定相应的学习评价方案,让学生的每一步学习都得到看得见的量化,以此激励、监督学生扎实、高效地展开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形式多样,评价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三类:一是学习过程评价,即就学生的每个学习环节情况进行反馈评价,二是就学生的学习成果(文本、PPT、手抄报、DV……)进行讨论评价;三是关于学生自己和学伴学习活动反思的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经验、体会、思考、疑惑,等等。必须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一种评价形式,都必须按照之前制定的学习评价方案进行,而且,学习成果评价固然重要,但学习过程评价更重要,无论成功与否,对于学生来说,所有的真实的学习探究都是后期学习的经验和跳板。另外,评价学生的反思时,要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深度反思,是否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给出下一步学习任务和方案。
比如,笔者在《小石潭记》的成果展示评价工程中,学习计划方案,小组20分,个人10分,满分100分;学习探究过程,小组20分,个人10分,满分100分;学习成果,小组20分,个人10分,满分100分;学习反思,小组20分,个人10分,满分100分。以此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行量化打分,评出学习活动的优胜者,并组织讨论制定下一步延伸学习的内容、任务和方案——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主题探究。
借助空间网络的支持,要真正实现语文个性化学习,以上学习模式,每一个环节和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无论如何,其中,鼓励学习是催化剂,分工合作、交流分享是驱动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网络技术使用能力是目标,网络手段是桥梁,所有这些都是关键因素,过程大于结果,语文教师需要深知其理,真正把空间网络支持下的语文个性化学习教学法积极地融入课堂、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学生网络个性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