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探索——提问支架的设计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崔洋
[导读]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围绕教材内容和提问设计教学活动,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帮助,帮助学生快速、正确的解决问题。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崔洋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香晖园小学, 广东省中山市 528437
        摘要:“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围绕教材内容和提问设计教学活动,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帮助,帮助学生快速、正确的解决问题。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提问支架,从搭建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以及效果评价五个方面入手,优化设计,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引言: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决定教学效果和结果的前提保障,应该得到重点关注。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提问元素,积极、全面地开展支架式教学,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支架式教学理论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围绕学习者建构的知识框架,强调的是帮助学习者梳理知识内容和结构,需要在学习任务开展之前将负责的学习项目进行分解细化,有助于学习者理解知识,并逐渐进入学习情境。支架式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搭建脚手架,原理就是将知识概念的框架作为学习者理解知识的脚手架,支撑学习者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得教学能够走在发展的前面[1]。
二、支架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原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需要引起教师的重点关注。支架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应用效果显著,需要遵守以学生为阅读主体、围绕阅读问题以及创造情景化教学环境等原则,全面优化提问支架的设计,提高问题支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确保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增添教学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获得知识和学习体验。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支架的设计策略
(一)搭建脚手架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时候,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需求,合理设计提问支架。应该围绕学生主体去找到准确的教学切入点,由点及面,搭建良好的提问脚手架,以此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进入问题情境中。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向学生提出问题,是谁在牛肚子里进行了一次旅行,它都经历了哪些事情?如此一来,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会带着疑问去阅读文章,并在文章语句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区理解全文、阅读全文,并且可以带动其思维活动[2]。除此之外,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不少语文知识,也阅读了很多知名作家的短文、书籍等,可以从作者的角度入手,专门开展一堂作家专题课,介绍某一个学生都比较喜爱的作家生平,以及经典的著作文章等,增加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进入情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支架的设计在明确切入点和支架搭建方向以后,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引导小学生进入情境,融入到问题情境中,以此高效开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符合阅读文章的内容,不同体裁的阅读文章需要搭配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此才能突出文章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到有用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围绕景点和旅游路线去设计,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大家暑假都出去游玩了嘛?有人去过西沙群岛嘛?海边的景色都有哪些特点?”在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就会自然地被带入了情景中,回忆自己曾经去过的景点,并将自己的记忆画面用语言表述出来,刻画出一副真实、生动的景色图画。由此引出文章教学内容,十分自然,并且衔接良好,可以让学生保持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学习中[3]。
(三)独立探索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光靠平时上课教学是无法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的,需要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帮助下进行课外的补充,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小学生需要按照教师提供的书单去进行课外拓展阅读,以此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知识,积累阅读经验。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与学生足够的独立学习空间,在旁给与其良好的阅读指导,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属于自己的阅读想法,可以独立思考问题,深入理解书籍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背景。教师需要在课外阅读读物之间搭建提问支架,让学生带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去进行阅读活动,展开学习,从而培养其独立探索的能力。
(四)协作学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支架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阅读文章适用性、问题合理性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问题,还需要结合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展实际,促进学生协作学习,提高其小组协作能力。在围绕小学语文教材创设问题情境以后,教师需要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阅读小组,指导学生以具体的问题为切入点,进入到阅读学习环节中,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去找到问题的链条,并顺着各种问题线索去探索最终的问题答案[4]。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都获得了有效提升,有助于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小组协作中认真观察每一名学生的实际表现,以此了解学生的真实阅读水平,方便后续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弥补学生阅读能力上的不足和缺陷。
(五)效果评价
        小学语文提问支架的设计和应用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尝试,需要在教学任务完成以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并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成果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在现代教育理论背景下,提问支架教学模式的应用逐渐广泛,受到学生、教师的一致好评,但是在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5]。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采取学生互评、师生互评、教师总结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提问支架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并明确教学优势和不足,并不断优化支架设计,丰富问题内容,创新提问和教学方式,从而形成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同时需要提高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视,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多聆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分析学生在提问支架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以此不断完善提问支架,提高教学实效性。
四、结论
        总之,支架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需要围绕学生开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并从脚手架搭建、情境导入、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以及效果评价五个方面去设计提问支架,确保问题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与质量,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娟丽.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学语文支架式阅读教学策略[J]. 明日, 2019(9):0260-0260.
[2]石锁巍. 浅析支架教学理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19(7):1-3.
[3]尚丽莉.小学语文支架式阅读教学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版), 2019,(001):20.
[4]刘瑞.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国际公关,2019(5):12.
[5]沈茜.浅谈"支架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探索--提问支架的设计策略浅谈[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5(3):34-35.
作者简介:崔洋,女,汉族,籍贯:吉林长春  生于:1986-09,工作单位: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香晖园小学,单位省市:广东省中山市,单位邮编:528437,职称:小学语文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