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军
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校 ,重庆 404322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文学素养成为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教育部门发布了课程标准来提高教师以及学生的重视程度,使其融入到一般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去。本文以我国高中语文学科为例,提出了关于语文文学素养培养的相关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望与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素养;培养;策略
所谓的文学素养就是指人们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具体而言文学素养包含有文学作品阅读能力、赏析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等多项能力。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教育行业对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要求,即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而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自身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如此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文学素养,从而让学生获得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1 语文文学素养学理结构分析
高中语文文学素养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素养是语文文学素养的关键,要想培养语文文学素养首先要学会说话,说话是交流的一种方式,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要学会说话。第二部分是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的意思、语言的组合、语言的运用都是开发逻辑思维能力的方式。还有写文章要做到有理有据,有逻辑关联性,有充分的说服力,这些都是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支撑的。第三部分是有发现美并且有创造美的能力。需要有独特的审美能力才能发现语言的美。同时,语言的美是需要创造的,这就需要语文基础知识过硬,并且逻辑严密、思维清晰才能创作出别具匠心的作品。
2 文学素养以及价值观的重要性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正确的价值观会指引我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错误的价值观会导致我们犯错误,阻碍我们的发展,可见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文学素养的培养过程实际上就是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过程。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是要学生能够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汉语的学习,同时能够注重语言的工具价值以及人文主义价值。
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是在学习的时候要有足够的专注与细心去发现语文的美,并且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创造美。这种美不是狭隘的,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欣赏,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发现各种文化独一无二的美。文学素养要求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变化,全面发展,这虽不是教学要求,却是教学的高级目标。全面发展的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社会,还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使自己更加优秀,这就是语文文学素养培养的意义所在。
3 高中语文文学素养培养方法
3.1 体会教材中的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非常经典、内容丰富、发人深省的好文章。这些文章的学习不能仅仅在听完老师的一遍讲授就算完成,而应深刻挖掘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总结人物形象,体会情感的转变。例如,鲁迅小说《祝福》中的“我”的态度变化,《荆轲刺秦王》中秦王为荆轲送行时荆轲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联想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时内心的想法,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3.2 每日一收藏。
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每天记录一则名人轶事、名言感悟、经典文章读后感、优美的句子和词语。这样既能练字,又能积累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能够提升文学修养。
3.3 交流表达。
每个星期都留出一节课,让学生走上讲台分享这一星期自己读到的好书、好词、好句或者是至理名言,也可以是自己感触很深的文段,并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感悟、自己从中学到的做人的道理或者是自身体会。
3.4 积极参与征文比赛。
学校定期举行征文比赛,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水平正是体现学生语文文学素养的一种方式,而且还能体现学生的语文涵养、文学水平以及构思能力。好的文章不仅文采出众、语句优美通顺,而且逻辑关联性强,环环相扣。因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动笔写下心中所想,用书写代替口头交流,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学素养。
3.5 改变学习方法。
语文文学素养的提高是需要用心去体会语文魅力,并真正爱上语文才能实现的,若只是死记硬背完成任务似的去学习是根本不可能提高的,而且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动力,对语文产生反感情绪,不愿意去学习语文,那么文学素养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了。因此,要注意改变学习方法。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久而久之便会融入其中爱上阅读。其次,提高阅读量,大量的阅读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是要让学生自己从阅读中发现、体会,并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只需对阅读结果进行验收和评估,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即可。
另外还要注意,语文的学习不能只强调读,而应该读写相结合。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构思写作文章,在实践中提升语文文学素养。
3.6 注重课外学习。
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积累,需要长时间的投入才能有所收获。仅依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当引路者,为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提供帮助,比如定期推荐给学生一些值得阅读的好书,并让学生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但是要合理制定计划,不要让学生有过重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语文学习效果。还要注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既让学生感到舒适开心,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3.7 勤于笔耕,树立学生写作典范。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良好的写作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感悟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拥有一桶水。”只要当教师胸中墨水丰富、下笔有神、一蹴而就的时候,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而不会写作的语文教师是不合格的语文教师,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勤于笔耕,树立学生写作典范。通过广泛的阅读以及勤奋的动笔,语文教师能够保持自己特有的教学优势和特色。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会写下水作文,还需要会写各类体裁的文字作品,熟悉写作的思路、感想和体会,从而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练习写作。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够获得学生更多的尊敬和信赖。“亲其师,信其道”,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教师笔耕不坠能够让学生也勤于练笔,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语文素养乃至文学素养。
4 结语
文学素养是现代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语文文学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来的核心文化,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说明语文文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师生共同努力,克服难关,完成新课标的要求,提升自身的语文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新丽.文学素养:高中语文课程的应然价值追求[J].教育探索,2017(04):29.
[2]王海明.语文学科文学素养的构成及培育路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1):37.
[3]于洋.中小学生语文文学素养培育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6(12):31.
[4] 马小琴.扩宽预习空间,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J].读与写,2018(30):64,66.
[5] 邹媛.把握提问技巧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速读(上旬),2018(1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