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陆川中学附属小学
摘要:因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正被更多的人接受并提倡。本文在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并分析问题原因后,具体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项目教学法来教学,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项目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语文自古已来都是学习的奠基石。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语文在高考中的比重,人们更加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有不少人认为“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如此重要,能一蹴而就吗?显然不能,如果能够通过突击几个月就能大幅提高语文成绩,国家就不会轻易加大语文在高考中的比重。语文是门基础课程,必须从小抓起,打好基础,通过长年累月的努力才可能获得理想成绩。小学是打好语文基础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对整个学生时期甚至终生都有重要影响。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国家采取了很多办法,一再改革语文教材,语文教师也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但不可否认,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方法陈旧,语文课吸引力不够,教学质量没达到期望目标,等等。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是,与数学、英语相比,因语文成绩要提高到理想高度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花费的时间更长,故学生特别是男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客观原因是,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故授课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而进行的教学,即以项目带动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应该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活动,处理项目工作中遇到的细节和困难。项目教学法能较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此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由于其重点强调对人的关键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所以尤其适合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小学教育虽然与职业教育不同,但也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然项目教学法能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也应能培养小学生的生活、学习能力,为小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三、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由于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因此在小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在五、六年级实施,毕竟1—4年级学生的年龄太小,要他们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难度太大。项目教学法在小学中的运用,主要按选择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享成果、项目评估等五个步骤进行操作。
1.选择项目。项目选择很重要,选择得好,教学才会成功,选择不好,教学就会失败。因为如果所选择的项目主题与学生的年龄特征不适应,学生理解不了,他们就不会对项目感兴趣,也就不会用心去实施项目,这样就无法达到教师预定的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五、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那些符合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完成项目任务的主题,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项目主题既可以在语文教材里面寻找,也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去寻找,还可以在社会大环境中寻找。如今年全世界都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这就是社会大环境。这次疫情首先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后来全国、全世界都有暴发。武汉市刚暴发疫情时,由于人们对新冠肺炎一无所知,我国在应对疫情时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但后来,国家迅速反应过来,为应对疫情,春节期间及其后一段时间,全国人民都被关在家里,大家同心同德,响应国家号召,齐心协力把病毒闷死。我国的这次抗疫,是举国动员,上至党中央,下至黎民百姓,人人积极参与,所以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虽然是小学生,但因为亲身经历了本次疫情,也会看到一些、听到一些动人的抗疫故事。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身边的抗疫故事》主题活动,让他们独立完成这个项目。
2.制定计划。确定项目主题、明确目标任务后,在学生自主实施项目前,为确保项目顺利完成,老师必须指导学生制定好项目计划。可分三步进行操作。第一步,做好知识储备。教师要先向学生讲解计划写作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做好语文知识准备;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与医疗相关的知识,如新冠肺炎、疫情、医院、医生、护士、药物等,让学生做好专业知识准备。当学生具备了一定量的与项目实施相关的语文知识、专业知识后,就可以制定项目计划了。第二步,分好小组。即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小组,并选出组长。第三步,实际操作。即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然后由小组内的某人拟定小组项目计划,其他人员参与补充完善。
3.实施计划。学生根据已制定好的项目计划,按照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先独立完成自己在小组内的任务,然后小组全体成员以合作的形式,把教师布置的小组任务共同完成。具体来说,各小组成员主要是通过上网搜集资料、看电视新闻、采访抗疫医护人员、与抗疫工作人员座谈等形式,千方百计挖掘抗疫故事。找到素材后,大家一起写出作文《我身边的抗疫故事》。
4.分享成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项目,制订出项目计划、写出作文《我身边的抗疫故事》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并汇报小组工作过程,总结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得与失,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发现存在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到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去。
5.项目评价。根据各小组轮流上台朗读作品情况、介绍工作过程,教师对各小组的作品和工作过程,都作一个简短的评价,目的是要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绩,但也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改正过来。最后教师从各项目组提交的作品中选出最优秀的作品作为范文,推荐给全班同学学习,以增强该小组全体成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四、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要切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一定要选得合适,太大的项目小学生可能完成不了,太小的项目太容易完成又不能有效锻炼提高小学生的能力,故要选择与这几年级小学生年龄特征、不太大也不太小的项目,且该项目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将语文教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还应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需要教师切合教学实际,进行可行性分析,找准教学方法实施的切入点。
2.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要结合学校实际。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有效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的方法。有些项目在城区小学中可以实施,但在乡村学校就不能实施。有些项目在城区学校不能实施,但在乡村学校却能实施。所以教师不能生搬别人的成功经验,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来选择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项目。
3.项目教学过程中要能力与人文齐飞。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学科,在国家要求三全育人的大环境下,语文教学也要担负起育人重任。故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尊重他人、有责任心、有团队精神,养成不怕困难、乐观自信的品质,树立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的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曹兴举,《关于对“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8年第8期。
[2] 刘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8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