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聪
陕西省南郑草堰中学
摘要
网络空间支持下的语文个性化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批判思维的能力,其学习方式不一而论,本文章从三种方式加以论述:借助网络空间,创设个性化学习情境激发个性化学习热情;借助网络空间,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搭建个性化学习平台; 借助网络空间,提供个性化交流机会共享个性化学习成果。
关键词:网络空间支持 语文个性化学习方式 情境兴趣 资源平台 交流共享
现代网络空间学习环境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网络空间支持下的语文个性化学习也因此成为当下倡导并盛行的学习方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意思维、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的能力及充分高效运用网络空间促进语文学习的能力。那么,网络空间支持下的学生语文个性化学习有哪些方式呢?
一、借助网络空间,创设语文个性化学习情境激发语文个性化学习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网络空间是兴趣的老师,因为网络空间可以快速将大量感性材料多形式呈现,丰富多彩又直观有趣,学生个性化学习动机和兴趣便在这种声光电中得以开启。学生的网络空间支持下的语文个性化学习一旦开启,课堂只需等他们异彩纷呈的成果展示了。
如学习《回延安》一文,笔者制作了一组短视频《走进革命圣地延安》,让学生初步感知延安别样的厚重和美丽,直观而简单地呈现了延安风貌和历史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勾起学生对延安过去的遥想和现在向往。如此“诱导”下,再出示一组《贺敬之在延安》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明白诗人贺敬之在延安生活过,并成长为著名诗人,延安是他第二故乡,他对延安的感情不同于个人对故乡的情感,而是很多革命家、革命战士和革命诗人的共同感情。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学习任务:贺敬之对于延安究竟是怎样的感情呢?他以会以怎样的形式表达这份感情的呢?你想探究课文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你准备借助网络,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以达成你的学习目标呢?学生纷纷阅读课文,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借助网络查找搜集和再创造,有从信天游艺术手法入手,有从独特视角入手,有从独特感受入手,有从延安魅力入手,有从信天游和诗歌异同入手,有从贺敬之作品入手,有从文章来由入手……以文本、绘画、手抄报、朗读等多种形式展开对文本的探究学习,异彩纷呈却也殊途同归,完成并拓展了文本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的能力。
又如《秋天的怀念》,笔者借助《我与地坛》的相关短视频,学生亲耳聆听史铁生的心灵轨迹,体会史铁生不同常人的遭遇和母亲对他的别样关爱与慰藉,从而缩短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排除了学生思维障碍,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极大兴趣,也找到了学习的突破口。
二、借助网络空间,提供语文个性化学习资源搭建语文个性化学习平台
网络空间支持下的语文教学,创造性用好语文教材和网络空间是关键。将语文文本教材和电子教材、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将教师课堂讲解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实现学生语文个性化学习。
如《邓稼先》一文,小组合作,搜集并整理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任选其中一位科学家,由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故事、图片、绘画、诗文、歌曲等等)向全班同学介绍,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进行励志教育。
在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为激发学生心志,笔者让喜欢讲故事的学生选择爱国人物故事会,引导学生首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全面、有代表性地搜集资料,具体办法为小组内分工搜集,每人负责一个方向,如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科学家的、文学家的、政治家的等;指导做好材料的加工和整合,选出最典型的材料进行修改加工,让故事更加紧凑集中突出人物的爱国情结。
为了陶冶学生心灵,笔者让喜欢诗词的同学以飞花令形式进行创造性学习,指导他们全面、有代表性地搜集并整理相关诗词,讨论、品析,理解诗词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朗诵练习,录成音频、或拍成视频共享和评价。喜欢写作的学生进行博客、微博等写作,喜欢绘画进行绘画创作,喜欢拍摄进行拍摄制作,等等,学习方式自选,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倍增。在学生各自的信息整理加工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天下国家”的含义,懂得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培养了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信息的能力、故事讲述能力、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提升了语文素养;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爱国人物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激发爱国情感,增强责任担当意识。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学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办了精美绝伦的手抄报、视频短片、美篇,写了综合性学习收获和心得体会等,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小石潭记》的学习中,笔者让学生借助网络媒体自选个性化学习方式,创造性汇报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学生进行用电脑小石潭景点设计;文本组的将诗歌、读后感、随笔、解说词、广告语等等制作成PPT,配乐播放和解说;朗诵组的同学与绘画组的同学合作,下载《了云水禅心》伴奏,把绘画组的作品制作了PPT,陪分角色朗诵,录成音频作品;课本剧组,通过网络查阅课本剧的编写和表演技巧,用文白夹杂的语言,加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把握,改编成了课本剧,进行表演。
三、借助网络空间,提供语文个性化交流机会共享语文个性化学习成果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和优势,为学生提供语文个性化学习交流的机会和获得语文个性化学习成功的机会,指导学生学会借助现代网络空间共享和交流语文个性化学习的成果,无论是学习过程还是学习成果尽量富有创意和启发性。
例如,对于学生的优秀习作的处理,笔者要求他们电子文档编辑,配上精美插图或音频,将其作品制成PPT或美篇,在班上进行展示,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自主创作,将自己制作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这种学生语文个性化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不仅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也使他们在不断的交流、学习、探索中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如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笔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孝亲敬老”作文擂台、漫画比拼、视频展播、主题报告,以此展示“孝”文化的知识、“孝”的相关事例,明确“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大家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再比如,为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交给阅读名著的方法,笔者以《三国演义》为例,借助网络媒体,利用为期六个月的个性化名著阅读《网络空间支持下的名著个性化阅读——读 <三国演义>,赏汉中文化》,让学生充分借助网络媒体阅读名著《三国演义》,对书中涉及的与汉中有关的人物、战争、故事等做以整理。查找、参观、采访、拍摄、撰写等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对三国时期的汉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加以搜集、整理、创作。与《三国志》和影视作品《三国演义》比较,比较三部作品的异同。学生集中汇报分享了学习成果:自创汉中之战剧本表演:老将黄忠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曹操褒谷口杀杨修,马岱虎头桥斩魏延,等;微报告文学(文字配图片、短视频):诸葛生平文化,武侯祠文化 ,汉中都督张鲁与五斗米教;三国汉中古遗址调查报告(文字配立体模型,文字配短片):武侯墓,武侯祠,定军山古战场,天荡山古战场,古阳平关,马超墓祠,刘备立汉中王设拜将坛,诸葛亮读书台,张鲁城遗迹,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处,等;人物传记、序、评论(文字配图片,短视频):刘备在汉中,诸葛亮在汉中,张鲁在汉中,曹操在汉中,等等。
空间网络支持下的语文个性化学习,以声、光、电等表现手段,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生动的个性化学习环境,让学生的语文个性化学习轻松自由、愉悦自主。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恰当运用现代网络空间,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语文个性化学习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内容、目标、学情和网络媒体设备情况,选择相应网络空间支持下的语文个性化学习方式和途径,学生自行学习、结伴分组学习、师生一起学习,不管哪一种方式,教师的适时指导、引领和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学习成果的共享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刘文.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J].科技展望,2017(19).
谢秀丽.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7(53).
《新课程·上旬》 2019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