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云
巧家县马树镇中心学校 654612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新课标改革的发展下,越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板块。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一些要求。要注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实现高质量的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以及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强调阅读的有效性。现本篇论文以小学部编版的语文阅读教学为例,运用多种有效教学举措提升小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主动性,以有效增强阅读对小学生个体整体文化素养的实际功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技巧 策略
引言: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阅读是我们日常获取信息的一大重要途径,而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大部分内容。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同时,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在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积极对以往的阅读教学理念进行有效转变,确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有效性。现依据其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与方法,引领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实现高效课堂。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灌输式阅读教学,学生被动学习。
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影响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以“灌输式”为主,整个阅读教学氛围死气沉沉,毫无趣味性可言。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教学质量和效率想得以有效提升就是难上加难。
2.局限课内教学,学生语文素养欠缺。
“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由此可以证明,学生课内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仍然需要课外知识的延伸。涉及到人文、艺术、科学等方方面面,对学生的审美发展与素质完善起着重要作用。许多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熟练,对于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应用较少,那么教学中的课外延伸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长此以往,学生局限于课内知识的学习,语文综合能力无法提高。
二、提高学生阅读技巧的策略与方法。
1.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对学生这样说:选择你们自己喜欢的一段话,然后带有情感的,大声地读给大家听。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审美视角选择阅读素材,有助于个性化阅读效率的提升。例如: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二年级课文《难忘的泼水节》这一篇文章的整个过程之中,“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们笑着,跳着,是那么开心。”让学生体会泼水节的欢乐,与此同时带有情感的朗读文章也有助于学生个体理解文章情感表达。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明白学生关注点,抓住学生注意力,便可以很好改善这些缺点。例如,在教授五年级语文《桂花雨》一课中,课本上图片过少,且单一,老师可以提前搜集一些关于桂花的图片与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讲授课文时,适当穿插一些图片,语言表达或阐述都不及视觉效果所带来的直观,毕竟五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也有限。老师和学生之间还可以交流,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更加活跃,有气氛。在微课设计中,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教学语言也是授课的重要一点,教师要钻研好课本,熟悉掌握与多元理解了课本的基础上,就需要灵活运用,再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就会在我们的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批注式阅读,加深阅读理解。
批注式的阅读,就是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用笔将自己在读书时候的感受以及体会记录下来,甚至可以画思维导图,有助于自己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一个清晰的阅读思路。这种批注式的阅读,可以将重点记录下来,衍生为自己读书的习惯,进而提高读书的能力。阅读者能够以这种方式,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理解作者的感受,欣赏作者的文笔,并予以自己的评价。
现以小学五年级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为例,具体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展开,还需要学生准备不同颜色记号笔,以便标注。我们以季羡林先生的《月是故乡明》这篇教学展开为例,首先基础性标注,在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先用黑色笔对文章段落进行划分,标出文章中的生字生词注音,可以借用工具书,用红色笔进行疑问式标注,带着问题去学习,目的性更强,用蓝色笔逐字理解细化生字生词,找出文章中的中心句,整体感知文章,达到预习的效果。然后是感受式标注,季羡林老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自己仅仅在故乡六年,便离乡背井在北京、济南、欧洲等地,用红色笔标记文章中作者思念故乡环境描写,并在旁标注作者的感受。橙色笔用于点评式标注,文章尾段,作者写到:“月是故乡明”,季羡林先生认为,自己家乡的月亮更加明亮,从而更加体现作者的思乡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绿色笔进行联想式标注,这是检验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广度的一个点,由文章联想到文外的知识,一首诗、一个人,亦或是一件事,让阅读者由此迁移拓展到门外,都由此可以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直观的就是联想到李白的《静夜思》, 月是故乡明与窗前明月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蓝色笔进行方法式标注,将文章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标记出来,在空白处进行补充、仿写等,沿用作者的写作手法,模仿句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阅读教学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阅读的积极性;灵活运用教学软件,对学生课外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创设教学情境,深入领会情感;批注式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亲身实践中,依据学生心理,结合其学习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中的相关环节,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余文森.郑金洲.新课程语文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3]陈海峰.让阅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亮光[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09):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