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燃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00部队医院妇儿科;甘肃酒泉735000)
【摘要】目的 探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46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在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Medical Outcomes Study, MOS)、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表(C-ACT)、肺部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患儿哮喘控制评分均高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肺部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患儿哮喘症状,还能进一步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及肺部功能,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干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总有率;肺部功能
前言
小儿哮喘又称儿童支气管哮喘,属于小儿常见的肺部疾病[1]。哮喘发病率较高,常反复发作,严重危害了患儿的身体健康。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喘息、胸闷、气促以及咳嗽等症状[2]。雾化吸入治疗具备不良反应小、操作简单的优势,可作为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首选方案[3]。但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年龄较小,对雾化吸入治疗配合性较低,在雾化吸入治疗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较为必要。在常规病房护理中,因患儿人数较多,护理人员常未能顾及到所有患儿,护理工作效率较低。精细化护理模式可针对患儿个体情况为患儿制定个人护理计划,护理服务质量较高。本文探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46例。常规组,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4岁-10岁,平均年龄(6.14±0.57)岁;轻度发作14例,中度发作15例,重度发作17例。干预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4岁-9岁,平均年龄(6.36±0.85)岁;轻度发作13例,中度发作17例,重度发作16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相较,其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 版)》[4]进行诊断,92例患儿均确诊为小儿哮喘,处于急性发作期;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患儿均出现喘息、呼吸急促及烦躁不安等临床症状。排除标准:患有先天性呼吸疾病的患儿;合并其它重症疾病;有药物过敏史的患儿。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步骤如下:首先保证病房的安静与整洁,其次对患儿饮食作息作出调整,使患儿尽可能拥有充足的休息。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展开精细化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患儿因年龄较小,对疾病认知度低,面对治疗时存在抵触心理,护理人员需提高沟通技巧,分析患儿的心理情绪,采取主动沟通的方式,积极与患儿进行沟通,在对患儿实施护理时,保持亲和力的微笑,令患儿感到善意,拉近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之间的距离;嘱咐家属为患儿准备平常所喜爱的玩具,提高患儿对于环境的熟悉度,降低对新环境的恐惧感。(2)环境护理:尽可能将病房布置得温馨、舒适;保持室内气温处于令人感觉舒适的状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的安静,避免患儿因陷入较为嘈杂的环境而产生焦虑情绪。(3)健康指导:对患儿的健康指导,以动画、画册、小短剧等较为趣味的方式向患儿介绍该疾病的相关知识,避免因直接讲述让患儿感觉枯燥无趣,以加重患儿对雾化吸入治疗的抵触心理。(4)雾化护理:在实施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辅助患儿保持坐位,保证雾化装置可顺利运转,耐心指导患儿完成呼气、吸气、屏气等一系列行为,确保雾滴能够深入患儿支气管内;在雾化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测量患儿实时体温,在发现异常时迅速向医生报告及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在雾化吸入治疗时,轻拍患儿背部,帮助患儿排痰,轻声告知患儿勿将药液吞下;注意控制雾化治疗时长,对于患病程度不同的患儿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雾化吸入时长,避免出现雾化治疗过量而出现的副作用;在雾化治疗后,协助家属清理患儿口腔,避免患儿因药物残留于口腔而出现口腔炎等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哮喘症状积分。
应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MOS)进行评分,量表共36项,分别对躯体功能、机体疼痛、社会功能等8个领域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患儿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表(C-ACT)评估护理后患儿哮喘控制状况,询问患儿“今天你的哮喘怎么样”、“你会因为哮喘而咳嗽吗”等问题后填写测试表,满分为27分,若得分低于19分,说明哮喘症状未得到控制;若得分位于20分至23分之间,则说明哮喘症状部分得到控制;若得分等于或高于24分,则说明哮喘症状完全得到控制。
(2)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护理后最高呼气流速(PEF)、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出气体体积(FEV1)三项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说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患儿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呼吸困难和肺部湿罗音、气促,并伴随着梗阻性的呼吸道疾病[4]。当患儿处于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时,因其年龄较小,无法准确表达自我感受,且大多数患儿无自我管理能力,为顺利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在常规护理中,因患儿性格各异,治疗、护理的抵触程度较为不一致,难免会出现护理不到位的情况[5]。目前,为提高护理效率,确保雾化吸入治疗能够顺利实施,我院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在精细化护理干预中,医护人员注意及时纾解患儿的负面情绪,引导患儿积极配合雾化治疗工作,能够促进治疗有效率的提高;针对患儿不同心理状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儿在面对陌生环境以及治疗所出现的焦虑情绪[6]。投患儿所好,与患儿主动沟通,拉近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的距离感,引导患儿熟悉病房内的情况,可使患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减少恐惧,尽可能配合护理进程的实施。将病房环境尽可能布置得温馨舒适,定时通风,可有效避免患儿在令人不适的环境中增加对治疗的抵触感,同时降低患儿呼吸不畅所对身体造成的负担[7]。以趣味的形式提高患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避免了患儿因不了解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病症特点而产生的焦虑、担忧等不良情绪,进而拒绝配合雾化吸入治疗的现象出现。在雾化过程中,针对不同岁数,不同需求的患儿提供不同的雾化装置,可更有效提高雾化治疗效果,同时更合理化利用药物,避免浪费的现象出现[8]。护理人员对患儿的护理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在生命体征数据出现异常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降低患儿在雾化吸入治疗时发生意外的几率。在本研究中,干预组生活质量、C-ACT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在精细化护理干预下,肺部功能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实施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与控制哮喘症状,改善患儿肺部功能,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魏明.精细化护理应用于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3):1736-1738.
[2]朱莲芳,吴春华,聂冬平.精细化护理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397.
[3]袁红,王晓燕.精细化护理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8,35(4):318-320.
[4]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5]胡英.整体护理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2):185-186.
[6]王晓燕.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5):236-237.
[7]冯悦,李晓燕,高香花.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J].临床研究,2018,26(11):160-162.
[8]刘霞.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8,24(31):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