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永萍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
摘要:与其他的学科不同,生物教学不但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因此,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对其教学实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将以初中生物为对象,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举措
1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生物学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思想思维方式、科学实践能力和学科育人价值等提出的一种区别于核心素养的学科素养,是希望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后获得的生物学知识、技术、方法和观念,以及从生物学角度观察并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24-25]。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及未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思维和能力的人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其中生命观念是指通过对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并对这些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特性进行解释,然后概括总结,发现生命的本质,探寻生命活动的规律,并结合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形成以生命为核心的科学的世界观和自然观,学会从生命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思维实质上是一种从生物学的学习中获得的思维习惯和能力。这种思维能力一定是在分析、判断归纳科学事实和合理的证据的基础之上获得的。要求学生基本能运用这种思维习惯和能力,阐释生命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对一些社会热点议题,能够做到科学推理,理性质疑进而形成新的生物学思考,进而获得新的生物学知识。科学探究则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和已具有的生物学知识去探索未知的生命特征和规律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善于观察生命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问题,通过设计和实施验证实验方案,进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对生命现象的理解。社会责任则是从个人道德品质出发,强调个人行为与社会其他人或事物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解决自己生活的能力,并且学会帮助他人,保护环境。
2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举措
2.1 注重教师与学生作用的发挥
2.1.1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白其主体地位。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其次,在进行学生讨论环节时,教师要发挥民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提问,并在讨论与教师引导、讲解的过程中自己学会思考,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家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只是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1.2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尝试教学中,教师作用较为重要,不仅仅是尝试练习题的设计还包括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对学生问题的搜集,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的指导和教师讲解环节等。所以,教师在尝试课堂中是一个信息收集者、引导者和解惑者的作用。这些角色对学生的尝试活动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2 通过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运用生活现象,可以基于此类素材构建起探究式教学模式,驱动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学习作用,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探究,让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形成有效掌握。比如,在教学人的性别遗传这一小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中的性别情况,进行性别遗传的实践探究。具体来讲,就是以自己为基础.向上推演父母及其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及其兄弟姐妹等人的性别情况,构建起家族性别图谱。从中找出家庭性别遗传规律,揭示性别遗传的内涵与实质。构建起这样一个驱动任务,就能够发挥出显著的教学作用。因为学生各自家庭情况存在不同,以自己家庭实际为对象进行探究,能确保每个学生的探究任务都有所区别,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开展任务.避免了相互借鉴的可能。同时,这个探究任务将性别遗传的相关知识有效融入了进来.能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性别遗传的有关知识形成切实的理解掌握。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指导规范,也就是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合理引导.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予以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2.3 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要保证学生对知识形成较好的体验,并主动思考,需要以具体化、形象化的情景作为载体,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验,更高效率地理解所学知识。首先,教师要能够唤醒学生的体验意识,培养他们的体验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观能动性,从思维、情感等多个方面进行感知和思考,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创造直观、形象、生动的生物情景,在视觉等感官上给予学生积极体验,引导他们将这种体验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更深刻地解读其中所包含的深意[3]。例如现代教学中普遍应用的多媒体情景,教师需要播放动态化的视频和清晰化的图片等内容,使学生感受生物世界的美妙和多姿多彩的形态,在情感上建立积极的体验感,为持续性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培养个人体验思维。其次,生物学科和学生所处的环境紧密相连,教师要以生物教学内容为导向,积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景。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带入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应用学科知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连接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意识,鼓励学生主动表述生活情境中的感受和想法,然后在系统、专业知识的交流和引导下,将自己的体验转化为确切、明细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以保证自身能够真正地理解生物学科知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教师既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作用的发挥,又要通过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还要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参考文献:
[1]戴秀芹.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J]. 学周刊, 2018, No.370(2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