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振华
贵州省务川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 564300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生物学习兴趣与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个性化的生物学习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创新,结合内容的优化,帮助学生可以更为容易的学习生物,加强对生物的学习与掌握。合作探究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应用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感受,确保该方法教学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基于此,通过对合作探究的深入探索,研究其更好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合作探究;应用研究
前言:初中学习对学生而言是重要的转折点,在基于小学学习的基础上需要为之后的高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后,对一些全新科目的接触会有陌生感,如生物、化学等。为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更好掌握。生物作为重要的科目,其中包含较多具有难度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有吃力感,本文通过对合作探究教学进行分析,针对其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现更好的应用展开讨论,以求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确保学习质量[1]。
一、合作探究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特点
学生学习活动独自进行与合作展开两者之间具有较大的不同。自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加容易深入知识中的探索,但在探索中无法保证对知识学习与理解的面面俱到,导致会有一些无法发现的不足,学习内容存在缺漏,整体效果受限。合作的学习模式,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知识,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与他人交换学习内容,交流学习心得,则可以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且合作的形式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能够更加丰富学习方法,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合作探究模式的应用方法
(一)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学会理解理论知识
阅读是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主动吸收内容,掌握知识。一般在预习和复习的学习期间所进行的阅读学习方式较多,通过反复的阅读,提高对内容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实现知识获取的学习目的。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对学生在阅读中进行适当的引导,阅读中进行自我思考,通过阅读所产生的想法应该与阅读内容相融合,能够产生问题,是合作探究的首要条件。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的独立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理解进行知识记忆,以此为基础,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感知与探索,将所学知识进行串联,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有助于生物的高效学习[2]。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探究思维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情境教学的针对性创建,是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能够更好的为课堂开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对教学采取个性化的设计,将其能够更好的与学生相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情境创设需要教师丰富教学,通过多媒体等智能化设备的使用,在生物课堂针对一些实验内容可以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与教学内容结合,当需要多媒体设备作为辅助的时候应该主动引入使用,同样对于一些必须动手操作的理论实验则应该动手,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研究帮助,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学生可以在过程中深入体会生物,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对知识的深入探究,强化对学生探究思维的构建。
二、合作探究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一)有效建立学习小组
初中生物在教学活动的展开中,应该改变以往的问答形式,采取合作户主,建立小组,以团队为主体学习所安排的理论内容。
在小组建立之前需要教师对所有学生情况做到充分掌握,根据学生生物水平,针对性构建可以实现互帮互助的小组,确保学生分配的合理性,同时需要从中挑选出生物组长,组长的选择应该确保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小组长的配合,促进小组整体的更好学习。首先,在每次课堂结束之前根据下次教学内容设置一个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根据教学设计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其次,教师对问题的设定需要提前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以及对之前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作为标准进行设定,同时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设定明确的目标,学生可以更加明确学习方向。最后,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主动挑选学生在讲台上表述小组所研究的问题答案,以及讲解小组对问题解答的过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发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3]。
(二)合理选择合作课题
初中生物选择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需要注重对课题的选择。科学的选择课题能够在加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首先,在选择课题时,需要保证内容的合理性与实践过程的科学性,确保课题的难易程度能够满足小组所有成员适中;其次,课题的选择应该具有较大的价值,通过课题探究,合作的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各不相同的知识,基础要求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探究欲望,深入探究下需要满足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与荣誉感,实现合作探究的学习双赢;最后,课题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专注。此外,课题的教学方向与教学要求制定明确,避免其中掺杂过多导致学生在过程中对知识的学习过于混杂无法提高学习效率,课题的教学方向应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制定基础标准,之后以较高水平的学生生物能力作为制高点。合作探究作为学习方式的一种需要每位同学的参与,在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学习特点。
比如,初中生物有较多的操作实验,能够对学生的合作加以锻炼。小组实验,需要操作员、记录员、观察员以及结论总结的人,为此,小组长应该根据组内学生的特点进行安排,不同学生所负责的内容不同,且不同操作同一个内容应该更换学生进行,经过任务的多次接触与负责内容的不断轮换,可以发现学生的优势,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自己[4]。
(三)促使学生接纳生物基础知识
初中时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生物科目,为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基础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夯实基本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初次教学中,教师便可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较为简单,随机分配学生组成小组成员,让学生自由谈论生物,探究理论内容,对学生而言,初次接触陌生内容会有极大的求知欲,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使得生物教学更加容易,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接受更加快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5]。
结语: 综合而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模式,在一定程度对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具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可以推动学生间良好关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形成合作意识。因此,在之后的生物学习中,可以在课堂中深入应用合作探究,借助该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
参考文献:
[1]马彩瑜.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明日, 2019,45(33):000170-000170.
[2]赵爱权. 探究小组合作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开展方式[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23(9):000145-000146.
[3]陈天文. 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02):000146-000147.
[4]宋贵兰.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J]. 中外交流, 2018,23(9):000145-000146.
[5]宋升坤, 包太云, 龙李军.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2018,56(45):00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