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华
阿勒泰市第三中学 邮编836500
摘要:如今,随着新课改在我国初中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它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知识,还要求初中的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提升教学效益。本文讲述的是主题式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完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又进一步地渗透学科概念,领会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字: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主题式教学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和信息教学时代的到来,不管什么行业都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为了应对时代的发展,初中生也应该随波逐流,学习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为未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因此,许多学校都需要重视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并根据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制定出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在生活实际中运用信息技术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一、主题式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开展主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是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象,把信息技术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设定相应的主题内容,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机动性较强、氛围浓郁的环境下开展信息技术的学习。主题式教学模式更为注重学习内容的趣味化、生活化、情景化,让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与生活素材联系起来,做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与逻辑性思维能力,这对未来的生活与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主题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1)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主题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要想加强对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师首先就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基本要求,对教学主题进行设计,由于初中信息教学的内容大体上都是偏重于实践的,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重点利用各种措施培养学生对各种智能信息的处理能力和使用能力。
同时,由于主题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主题设计的时候,要根究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内化,设计相应的教学主题,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2)信息技术创设适当的情境
教师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社会的需求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需要保证设计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教学方针。其次,初中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3)明确主题教学的范围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主题式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明确主题教学的范围,同时也要在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的情况下,设定符合学生发展的主题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紧跟教学进度。其次,在信息技术主题课堂教学中,要选择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日新月异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展现信息技术改革与创新的过程,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兴趣点选择信息技术素材,把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更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教师还可以设定“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与变化”为教学主题,让学生明白艾尼阿克属于最早的计算机,重量为30吨,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让学生感叹科技的进步。
同时结合教学进度,为学生展示每一个时代下计算机的视频与图片,让学生在感叹中能够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生活态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奉献出一份力量。
(4)布置实践训练
通过教师在信息技术主题式教学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掌握了操作方法,但必要的课后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做可以查漏补缺,及时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立马做出改进,从而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与提高。例如,教师可以先让初中生对怎样收发邮件进行系统的了解,并指导学生之间互相转发邮件,为学生营造信息技术创作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以发邮件通知学生作业,学生有什么课业问题可以及时向教师咨询和请教,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5)开展小组合作
开展小组合作,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使学生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等获得提高,对初中学生长远发展而言是极为有利的。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一方面教师应进行合理分组,每个小组应有一名小组长,带领其他学生共同探究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以深化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在探究结束后,还应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展示本组探究成果,让各个小组成员之间的思想能够得到碰撞。另一方面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还应观察每个小组的探究状况,若发现探究过程中,存在难以应对的疑惑,则应及时对各个小组加以指导,帮助其摆脱疑惑,使小组合作探探究的质量能够得到提高,从而真正发挥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
三、构建师生合作教学平台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主题式教学模式,需要构建师生合作教学平台,教师要让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交流的场所,增强信息技术学习的互动性,以此来构建共赢、合作、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向教师讲述自身真实的学习进度与需求,让彼此成为知识的提供者与探讨者,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透彻的理解和认知。比如,在学习“人工智能”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人工智能”的相关概念,让学生在合作之下表演一个和智能机器人相关的节目,然后教师让学生去思考在真实生活中所运用的人工智能技术,这时候学生就能够回答出:智能计算机、智能手机等。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展望未来,构建出智能社会的美好蓝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科学意识与创新精神。
四、重视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该环节,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学习状态,也利于教师审视自身教学行为,及时调整自身教学方案。所以,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应重视开展课堂评价,可从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探究表现,探究程度以及探究成果等方面予以评价,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探究实践。另外,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也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身在探究信息技术知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正问题。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若发现自身教学行为等略有不足,也应进行及时调整,从而保障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行了一定改革,初中信息教师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满足学生发展要求,就要加强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课堂教学过程的应用,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对具体信息技术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振娟.主题活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5):55.
[2]许华.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0):11.
[3]权元洪.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7(0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