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秀
甘肃省庆阳市第五中学 7450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思维能力发展不全面,对于事物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可避免的错误,结合目前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错题资源,通过不断的整理与总结,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就解析初中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错题资源;学习效率
一、利用错题强化基础知识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时,收获的结果往往与错误是成正比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话,就会对获取的知识形成错误的理解,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在练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针对某个知识点理解不清,于是便导致错误解题思路发生,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相反有的学生,能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经验,进而形成宝贵的知识资源,针对于积累错题而言是一个利大于弊的过程,如果能将错题不断的进行强化,那么学生之间都能提高数学成绩。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整体的数学水平都有着提升,并且针对其他的学科,学生都可以借鉴这种学习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教师应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错题意识,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错题库,健全班级的错题资源,并且随着学生的能力不断的提高,错题不断的下降,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错题资源进行删减。学生错题产生的原因存在着很多方面,一方面学生从某一个知识点出发,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不全面;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错题范围,也能看出学生的心细程度,当学生错题一旦发生,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学生进行纠正,注重学生对于错题的利用,让学生在错题上不断的进行标注,标注的形式学生可运用颜色不一的笔,或者张贴贴纸的形式,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在结合学生的错题进行讲解时,也一定的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学习数学产生的疑虑。例如,教师在观看学生的错题集时,发现学生在本上记录了三角形的三种形状,这样的现象说明学生在学习时对于三角形知识理解不是全面,这时教师可私下的寻找该位学生或者在班级提出该位学生的错题形式,从而在课堂中重新讲解三角形知识,以便学生全面的理解。
二、利用错题提升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模式,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大量教学工作者应追求的目标。
针对初中数学错题的设计,要求学生以严谨认真的形式分析习题资源,以便于做出最正确的答案,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造成错题的原因,主要与学生的思维模式有关,掌握不住良好的解题思路,不懂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导致易错题的出现。教师在此过程当中,应引导学生进行错题总结,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在求解方程的根教学时,教师可相对的为学生出些易错题,例如方程2x(3x-1)=5,学生对于方程的解法已经轻车熟路,因此很容易求解出该方程的根。但是由于思维能力的不足,学生往往忽略了x可能为零的隐性条件,进而造成了学生答案的错误,从这一问题中可看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还不牢固,对于综合运用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树立方程思想,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运用已知的基础知识,综合的分析数学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利用错题提升学生的成绩
初中数学错题资源最大的意义在于,学生能通过错题查看自己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不足,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错题,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的缺点,这对于学生与教师而言,都是一项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错题,提升学生的成绩呢?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产生错题思想,培养学生养成建立错题本的良好习惯,即教师在传授某一知识点时,学生能结合自己练习过程当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标注与摘抄,久而久之,当学生的错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于相同的题型进行归类。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规范错题的分析结构,结合初中阶段的学生易错的题型,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本题查考的知识点,二错题起因分析,三错题不断改进,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整理,学生便会对错题有了全方位的认知。再者,教师可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之间将自己的错题集进行交换,通过分享的方式将错题进行拓展,实现错题的二次利用,使全班学生都能通过错题不断地反思自己身上的缺点与不足,进而扬长避短。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结束语: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会存在着许多困难,只有不断的坚持,最终才能走向成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易错资源是学生学习时的宝贵素材,也是教师分析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学生在解决数学难题的过程当中,不要畏惧失败,要正视错题的存在,学会在错题中不断的反思,进而找到真正的错误原因,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魏刚.研究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有效利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7).
[2]任东海.初中数学“易错题”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5(01).
作者简介 :尤秀 1979-7 性别:女 籍贯:甘肃 学历:本科 职称:中教一级 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邮编:745000 单位 :甘肃省庆阳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