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0期   作者:李林霞
[导读]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打造健康的体魄,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李林霞  
        湖南常德市武陵区金丹实验小学  415000
        摘要: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打造健康的体魄,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此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素养,由此可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了教学的首要任务。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进行了相关的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兴趣;培养;疏导
        引言: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至关重要。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体育理论知识体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并培养学生形成良性的道德品质。为了有效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创新,从而促进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
        一、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意义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能锻炼,可以帮助学生促进骨骼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首先应不断增强自身的体育技能,将动作标准化、规范化,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学生在具备兴趣的前提下,才能自发的进行体育动作以及知识技能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自身的体育特长,从而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体育知识经验,还要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的正确认知能力,从而对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小学阶段要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适当的培养,并帮助学生养成良性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促使学生保持热情饱满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1]。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指导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当下这个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指导,帮助学生找到体育兴趣特长。学生针对于众多的体育项目,一定会选出一个自身特别感兴趣的体育项目。

如:教师开展的体育项目中有篮球项目、排球项目、足球项目等,学生会在以上体育项目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但是由于部分同学经常会犹豫不决,此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指导。学生在经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育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而将自己的体育专长不断去发展,提升自身的体育综合能力素养。如果学生仅仅依靠自身的兴趣去摸索相关的体育技能,是无法快速成长的,更无法正确的认知到相关的体育知识理论体系。此时教师可以针对于学生进行语言上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的规范体育动作,并加深学生对体育技能知识的了解。此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更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避免了运动损伤。此外,教师的语言指导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感,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学生会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在短期内完成教学任务[2]。
        (二)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育
        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式教育。由于学生刚刚面对新的体育项目,学生内心对未知的事物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教师此时就应该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学生勇于挑战,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自信心。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部分学生的性格较为开朗,他们勇于挑战未知的事物,所以对教师组织的体育教学活动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部分学生性格较为内向,他们会对体育教学活动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会对体育教学产生厌学的情绪。此类学生不仅会抗拒教师组织的集体性体育教学活动,并且对体育教学毫无兴趣。针对于以上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同学进行鼓励式教育。教师可以选取单人的体育项目,让学生进行短期的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专业体育动作的指导,并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式教育。长此以往的坚持下去,不仅会促使学生热爱上体育教学,还会改变学生的内向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能力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教学方案规划,从而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体育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技能[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有趣的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学习兴趣。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找好体育教学场地,树立安全第一的教学理念,以避免学生在进行相关体育锻炼时遇到安全事故,给学生完成不必要的影响。教师应该不断改革教学方式,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素养。
        参考文献
[1]兰翠竹.即墨市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
[2]常嘉麟.体育游戏教学对小学生身心素质实验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王硕.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方案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