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彦军
(渭源县大安乡大涝子小学,甘肃 定西 748213)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主张下,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重要性凸显。音乐学科是一门艺术类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欣赏和创造能力,让小学生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独特视觉美和听觉美,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实现情操的感染,心灵的净化。对此,核心素的教育思想为我们实施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了些许帮助,结合它本文展开了几点粗浅的分析和论述,不足之处,还望同仁斧正。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自2016年9月,我国核心素养课题研究小组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学术教研成果发布会后,“核心素养”一词备受广泛关注,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观深入人心,以下本文就来结合对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谈一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具体的实施对策,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一、对“核心素养”教育观念的理解
何谓“核心素养”?这要从“素养”二字说起,网络中给出的释义为“一个人平时表现出来的修养”,而“核心素养”,则指的就是现代学生其终身学习和发展中所应当必备的能力和品质,比如,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不轻言放弃的精神以及尊敬师长的品质等等。《华严经》中曾说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教育的初心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也不是为了让学生枯燥的去背诵某些知识点,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灵活的应用知识,处理问题,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贡献社会,践行自己对爱国、爱岗、爱人民的理解,实现一个人存在的价值。这便是我们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初心,也是核心素养教育观的主要内容,基于此,本文展开了针对于小学音乐学科的分析和探讨。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1)在音乐器乐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器乐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音乐表现形式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一般意义上来说,我们习惯了现代音频技术混合制作之后的电子音乐,一首歌曲中往往融合了各种的乐器声音,以及人声歌唱的声音,这种情况下,聆听者就会过多的将注意力放在歌唱的形式上,而忽略了音乐器乐发出的声音信息,其实单独去聆听某种乐器的独奏,也是别有一番韵味的,比如,古筝、二胡和唢呐等音乐的代入感都是十分丰富的。在教学指导六年级音乐第六课“神奇的印象”中的“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图”板块知识时,我们就可以先给学生现场演奏一段传统的民族管弦乐器曲目,如用古筝弹奏《金蛇狂舞》,用笙吹奏《凤凰展翅》以及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等,学生在看到教师现场独奏和聆听到现场歌曲后,自然会置身于当时的优美诗画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再针对性地展开系统教学和培训,则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力,让核心素养的教育主张得以落实。
(2)组织学生音乐欣赏,陶冶学生优雅情操
小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只要在他们思维的联想上给出一个起点,他们可以引发出无数的奇妙想法,音乐教师可以挖掘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结合音乐欣赏教学看课程,来提升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力。作家雨果先生曾说过,“人类的思维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和幻想尽在其中。”教师在设计音乐欣赏情境,调动学生聆听和想象兴趣后,学生就可以沉浸在美好的歌曲幻想中,与歌曲的作者产生一些情感的共鸣,继而拓展学生音乐想象的深度和宽度,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综合健康发展。
比如,在教学指导《但愿人长久》一课时,可以知晓这是一篇基于古典诗词而改编的歌曲,它在保留了原本诗词优美特点的基础上,更结合音乐的旋律特点展示了古诗词与歌曲结合后的独有魅力。不仅方便学生记忆诗词的内容,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苏轼表达的生活中喜乐悲愁,相聚离散的无奈,教师在播放完这首歌曲的音频之后,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刚刚歌曲聆听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就此,让问题引发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和联想,拓展学生的音乐学习空间,与此同时,也使得学生感受到满满诗词的馨香。
(3)构建生活教学情境,拓展音乐教学深度
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这一点无论是从音乐的创作,还是从音乐的表达和欣赏上,都可以看出。音乐是生活的一个缩影,曾有无数个音乐作家,或者是音乐演奏家,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融合在了音乐创作和音乐演奏、演唱中,基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围绕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基础上,让音乐教学贴合生活,从生活中寻找音乐的结合点,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演唱和演奏兴趣,或许在学生当前生活经验匮乏的基础上,无法体会到歌曲作者的真实情感,但可以对学生形成不小的情感触动,为其今后在生活实践中,感悟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信息,奠定丰富的基础,这样一来,也就使得音乐教学从课上拓展到了课外。
比如,在教学指导《火车来了》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坐过火车,在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肯定回答后,教师再来导入多媒体视频,播放视频:火车缓缓爬过山体隧道以及穿梭在茂密丛林之间。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基础上,我们再来询问学生,“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呀?你感觉这首歌曲像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歌曲?”就此,由生活情境入手,设计生活教学问题,活跃音乐课堂的教学气氛,拓展音乐学科的教学深度,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乐趣,让学生的思维如同疾驰的火车一般,穿梭于丛林和江海的河畔。
综上,当前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的方面,基于此,本文一方面深度学习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结合着自己的音乐教学经验,就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做出了几点粗浅的创新建议分析,希望可以吸引学生课堂的广泛学习注意力,让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好的贴合学生的现有学习情况,带动学生积极的课堂学习情绪,构建趣味、高效和融洽的音乐氛围。
参考文献:
[1]张蜜.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以三年级唱歌课《我是小小音乐家》一课为例[J].北方音乐,2020(07).
[2]孟婷婷.趣味音乐教学 展现素养风采——浅析核心素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
[3]陈彬飞.灵动的音符 激情的体验——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有效性教学[J].北方音乐,2019,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