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妹迪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排沙镇中心小学 广东 肇庆 526339)
摘要:本文从课堂导言艺术、组织教学艺术、教学语言艺术、课堂板书艺术四个方面阐述教师的美术课堂教学艺术。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艺术 组织教学艺术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为了更好培养下一代人,传授知识,但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方,就要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艺术,这个美术课堂教学艺术又要从几方面体现呢?一是导言要有艺术;二是是教学组织的调度艺术感;三是语言体现;四是板书设计。如能做到这些艺术技巧,对于美术课堂教学,定能事半功倍。
一、课堂的导言艺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是这样理解的:一节课有个好的开端,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教师巧妙地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扣住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精心设计导言的作用:大致说,精心设计导言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具体说来,精心设计导言,可以渲染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两个特点:
(一)激发兴趣、集中注意
新课的开始,学生精神还处于高度兴奋阶段,人虽进了课堂,但心思还在课间活动下,教师如能在新课的开始前精心设计导言,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乐于求知的情境,那么这节课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例如:用猜谜的方法,在剪纸“鲸鱼”这一课时,我模仿动物的声音:“在介绍我之前,我要让你们猜一个谜语,谜底就是我的身份。“像鱼不是鱼,海中我最大”。谁猜得出来我是谁呢?”学生都异口同声:“鲸鱼”师:“谜底就是鲸!呵呵!我就是鲸,一种没有牙齿的长须鲸。我15米长,8000公斤重。”我趁机引入新课,由此可见,导言能激发兴趣,吸引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以将学生带入一种忘我的境地,去体会美、创造美。
(二)启迪思维,诱发思考
老师的教授、点拨、引导,只有伴随着学生积极地思考,才能使学生有所得,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呢?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所以,教师巧设疑点导言,能起到启迪思维、诱发思考,激起兴趣的作用。比如,在我教学《难忘的夏日》一课时,先让学生谈谈夏天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人们为了解暑是怎么做的?这么做可以达到什么效果?然后,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问为什么,拿到或看到某种事物就把横向和纵向思维用上。诱发思考的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导言在新课引入中确有精妙的多种功能:它能激发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设疑创景,画龙点睛,搭桥铺路,成为教师开启新课,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把金钥匙,为此,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知识间的联系,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灵活设计和运用好导言,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新课学习,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组织教学艺术
一节课是否成功和教师的教学艺术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在上课当中必须讲究教学的艺术,也就是说教学离不开艺术,只有讲究艺术的课堂,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组织教学艺术的过程又要怎么去体现呢?
(一)建立课堂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自制力。建立必要的课堂教学常规,是组织教学的手段,也是学生遵守教学秩序的行为依据。比如开始上课,教师走进教室,学生起立致敬,教师要还礼;教师提问,学生应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再发言;学生不准擅自离位,更不准说笑打逗;把学习用具放到指定的地方等。这些课堂常规能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并为创造严肃、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情景奠定基础。
(二)教师要有组织教学的意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时刻有组织教学的意识,使自己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导者。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寻求知识,获得知识的习惯。老师在课堂上要采取激励原则,想办法找学生的闪光点,变换角度,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比如,我在《追风快车》这一课时,尝试让学生在玩中学,我让学生收集小汽车玩具,分成小组进行玩一玩、说一说的游戏。在创作活动中,我又组织了接力绘画比赛的游戏活动,先讨论:“你准备画一辆什么样的小汽车?它有什么本领?”学生汇报后,先请前三位学生分别设计小汽车的车头、车身和车尾,然后让大家进行评析,接着我出示局部的小几何形、小部件,启发学生根据小汽车进行想象,再要求每个学生用一分钟的时间为小汽车添加小部件。通过组织这种接力绘画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创造思维潜能,使创作学习收到了很好效果。
(三)创设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情境。我在这一教学手段中更多的要吸引学生,让孩子们学会思考,在情境当中应更多的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自主交流、探究学习。
如,上一年级《画汽车》这一课时,我制作了一段以外星人小朋友为主角的Flash动画,这个外星人小朋友坐着飞船来到同学们面前,和大家交朋友,并且还带领同学们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未来城市,参观了许多新颖奇特的汽车。同学们都被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住了,对那些奇特的汽车感到很新奇,从而激发了他们对画汽车的学习兴趣,注意力一下提高了,整个课堂愉快极了。
三、教学语言艺术
(一)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
课堂语言除了要准确和鲜明生动以外,更需要自身的特点:首先要针对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效果,还有就是用语言来引导学生更加认真的听课,要灵活应用得体和幽默的语言来感化学生,课堂的氛围完全融进学生的脑里。
(二)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形象性和幽默性
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形象性。一年级的美术课上很多图案,学生较难记住。为此,我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把各种图案用精炼的语言表达或改编成儿歌、顺口溜等。例如:菠萝“一个大土豆穿上格子衣,添上小花纹,长出绿头发”、刺猬“弯弯一条线,上面长满刺,眼晴眨呀眨,慢慢向前爬”学生念上这些琅琅上口的儿歌、顺口溜便不知不觉地记住了形状和要点。教师的语言有情趣,形象生动,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例如在上《时间告诉我》时,一开始,我说我告诉大家一件有趣的事情,学生个个以惊奇期待的眼光望着我。“早晨,我正梦着吃鸡腿,刚要咬的时候,铃声把我叫醒了。”学生听完就笑了。这时我马上让学生讨论:清晨,当你正在闷头大睡时,想象什么样的闹钟才能叫醒你?此时,全班的注意力都已经达到最佳状态,这也正是授课的好时机。孩子们的观点有:美妙的音乐声响起;恐龙式的闹钟在大吼;百灵鸟的叫声响起;装有电子眼的闹钟发出两道绿光照在小懒虫的脸上……经过学生发散思维之后再让他们进行创作,所完成的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活情趣。
(三)教师的评价语言要适度巧妙,自然,富有激励性
教师在课堂上富有激励性的表扬更能激励学生。如:制作课,“你真是个善于动手的孩子!”“你有一双巧巧手!”“未来的制作高手就要诞生了!”;绘画课,“你的小眼睛真亮!”“你的色彩感觉真敏锐!”“你的观察力太棒了,长大一定能成为一名侦探!”;欣赏课,“你是个热爱生活的孩子!”“听了你的介绍,老师觉得生活变得更美妙了!”“瞧,你描绘的世界太美了!”等等。这样的语言,使课堂和谐愉悦,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自信和美言的享受。例如在《海底世界》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每人绘画自己喜欢的海底世界时,一些学生自己认为画得很糟,可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却表扬了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进行更大胆的想象。学生从中受到极大鼓舞,都能大胆地想象、创造,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最后上交的作业画面也各不相同,充满了想象力。
四、课堂板书艺术
板书,是一种书面语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它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板书对教学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突出重点、加深印象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板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板书设计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之一。我觉得优秀的板书设计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内容贴切,外形规范。板书的内容,要重点突出,详略有别,层次分明。板书的外形,要讲究规范,大小适当,工整醒目,严防模糊潦草,杂乱无章。
(二)合理布局,新颖别致。板书的布局,要讲究格式,选择恰当位置,合理清楚地分布在黑板上,使学生易于观察理解。设计板书,不要老是一个模式,要注意新颖别致,用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图文并茂,层层递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精讲重点,又要展示变化多样的板书与范图,图文并茂,二者有机结合,更能加深学生以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
总之,板书的表现力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一节成功的美术课,肯定会有一个精心设计的板书。我们要重视板书的设计,使之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以上的一些观点出于本人几年来美术教学的一些看法,教学艺术关系到如何传道,传道质量,教师责任心,教师的能力,教学艺术之中都能一一体现,可见,这门艺术集中了教师的所有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作者:陈卫和《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主编:惠传太,《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论》郑州大学出版社。
[3]、主编: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作者:巩平,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