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
广州市第十七中学,广州
【摘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方万山2019)中指出:“由于时代的要求,当今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新型的专业工作者,教师不但要迎接基础教育背景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带来的各种挑战,而且还要胜任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各项工作。因此,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提升个人素养和优化班级管理策略和能力。”本人认为现代型的初中班主任在个人素养方面应该具有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在管理班级的策略上要具备制度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班人。
【关键词】提升个人素养、优化初中班级管理策略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步伐都促使每一位班主任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型班主任。同时,同学们生活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里,接受能力强、见多识广,所以班主任们要不断提高个人的素养,做一个紧跟时代步伐和灵活运用班级管理策略提高班级管有效性的现代型班主任。
一、班主任管理的误区
现在的班主任教育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导致部分教师在工作的时候欠缺思考和在
处理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出现下列的误区。
1.班主任管理过度权威化
在某些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班级会过度的安静,从来不会对班主任或者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给出任何建议或者意见。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一般,这是由于教师过度的权威化导致学生不敢在班主任面前提出任何意见和建议,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敬畏老师。从表面上看老师在班级纪律管理上会有一定的有效性,但是这扼杀了初中生活泼向上以及对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2.班主任管理方法单一化
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而且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初中生的管理方法是不一致的。
《心理学原理》(1992)指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人有四种体液,罗马医生哈林进一步发展了这个学说,直到近代把气质科学地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这四种气质具有不同的特征:敏感性、反应性、主动性、可塑性、倾向性和兴奋性。”所以,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上方法单一的话,这样的班级管理是低效、无效甚至是反效果的。
3.班主任管理工作情绪化
每一位班主任都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有雷厉风行的班主任、有和风细雨型的班主任、有善解人意的班主任,但是也不缺乏情绪化风格的班主任。这类班主任的性格特点是急躁,导致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时常与班主任对着干,这样的后果导致班主任每天处于焦躁的心理状态和在管理班级方面非常情绪化。班主任带着急躁的情绪与学生沟通是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过度权威化、单一化和情绪化,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降低教育效果。《现代教育学》(1997)指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不会自然而然建立起来的,它与教育活动的组织、安排、进行和效果紧密相连。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尤为重要,它影响着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因此,班主任们为了学生们的美好未来,大家要改进工作上存在的误区,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二、提升班主任个人素养
教师担任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的重任,班主任又是每一个班集体的重要教育工
作者,班主任所具有的个人素养直接影响着班级教育的效果。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无时无刻潜移默化学生幼小的心灵,所以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应该具有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1.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孟子说:“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指出:“学生可以原谅
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不学无术。”可想而知,教师要具有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素养、文化素养和能力素养。班主任需要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另外结合本人的学科,比如本人是初中英语教师还要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学科能力研究》……等的书籍。本人经常运用书本的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教育学生,教育效果显著。比如,本人在教初二的时候,有位活泼、聪明的男同学非常想有优异的学习成绩,但是没有毅力又容易骄傲,在学习上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本人利用《心理学原理》(1992)的知识,分析这个学生的气质是多血质,思维敏捷、富有生气,但是具有浮躁、轻率的特点。本人语重心长与其谈心,并且运用《小故事大智慧》(2007)里“执着的力量”这个故事教育该生面对理想和梦想要像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克服困难,每天到书橱里坚持看两页书,最终阅读完一整本书。 这个故事教育了该生执着的信念和坚定的信心是实现理想的坚实基础,同时本人也建议该生每天吃完饭后借老师的书《做个有出息的男孩子》阅读,并且午休前还给老师。通过这种办法,每天看见该生还书的时候,本人会问一下他看了书的感受。循序渐进的该生开始有了学习的目标,学习成绩也经常保持在班级的前列。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引经据典,同时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幽默风趣或者耐心教育学生,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发展学生潜在的能力。
2.陶冶情操 ,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素养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规则》(2018年)里明确规定:“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引导教师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班主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培养出具有道德情怀的学生,俗话说的好:“身正为师 德高为范”,老师的言行举止堪称学生的表率。老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在工作上一丝不苟、严以律己、敬业爱岗和无私奉献,做一个值得大家尊重和爱戴的人民教师。
三、优化初中班级管理策略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方万山2019)指出:“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将影响到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班主任应该使整个班集体朝着“健康活泼、严谨治学、努力进取,团结友爱”的目标迈进。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讲究管理策略。”为了优化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班级管理策略必须具备原则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1.原则性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行为矫正理论模式:“采用合理化的强化原则进行强化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改变和促进,是值得遵循的。”因此,首先,班主任在优化班级管理策略的时候要制定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各项行为,奖惩分明,从而体现其原则性。比如:初一级的学生要规范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准时做到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等好习惯,否则违规一次扣5分;制定上课举手回答问题,回答问题一次奖励1分;制定乐于助人、互相帮助“一帮一”的学习互助计划,同学的行为和成绩有进步,每次奖励3分。其次,制定规范的班干制度和创建优秀的班干管理队伍,树立班干的威信、树立班级学习的榜样,
提高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的效率。班主任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制定其他的规章制度,做到制度管人,和做到有章可循。
2.科学性
班主任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教育和管理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教育工作以学生发展为本,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珍惜荣誉”,弘扬正气,创建优秀班集体。同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做到科学管理。比如:通过班级管理评价表评价学生的表现,也可以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优点和不足。制定班级目标管理制度、灵活的班干轮换制度、定期座位调换制度、举办主题班会活动、建立学习互助小组机制……等,通过这些制度和活动科学管理班级,从而创建优秀的班集体。
3.艺术性
俄国哲学家托尔斯泰对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描述到:“在自己的心里唤起自身感受过的一种情感,然后用动作、线条、颜色或语言表达的形式,把那种情感传达出去,以使旁人也可以感受到那种情感-这就是艺术的活动。”因此,初中班主任要通过语言艺术、情感沟通艺术优化班级管理策略。
3.1语言艺术
为了构建一个先进的班集体,班主任要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所做的事情给出中肯的评价和表扬,这对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我们班有一个调皮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上课的时候经常开小差,学习散漫。有一天上课的时候,这位同学竟然回答了本人的一个问题,本人立刻表扬该生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好孩子,并且鼓励该生多问问题和奖励该生。在表扬和鼓励下,该生的表现有了较大的改善,并且较积极回答问题。这也就是用语言进行表扬的艺术魅力。
3.2情感沟通艺术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要注意“情”与“理”的把握度。每个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初中生,所以当学生在出现错误的时候,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和学生沟通,尊重学生,让其明白道理,使学生的情感与老师的谆谆教诲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达到情感沟通艺术的良好效果。比如:以前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很喜欢不经过别的同学同意就乱用别人的东西,这样导致了该生经常被人投诉和与同学的关系较不融洽。刚开始与该生沟通的时候,该生觉得用一下别人的东西不是一件什么大事,他觉得是其他同学小题大做。由于该生的年龄比其他同学较小,心智上不是很成熟。直接批评该生的话,该生是不会接受的。本人采取角色互换的沟通方式与其交谈。比如该生最喜欢的东西被其同桌拿去用并且弄坏了,他的感受如何?该生的反应有了变化,开始支支吾吾。这个时候,本人抓住这个教育的契机与其促膝交谈,使其明白不经过别人允许擅自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如果在社会上也这样做的话那是更严重的后果,不过在学校只要跟同学先说一声得到同学的同意才能使用,这是诚信和处理好同学关系的关键所在。通过这次的情感沟通,化解了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及教育了该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在改变管理误区、提升个人素养之外,还要优化初中班级管理策略,这样在管理班集体的时候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初中班主任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教育教学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任接班人为己任,做一个具有过硬核心素养和具有高效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的现代化初中班主任。
参考文献:
【1】方万山.《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2,30-31,192
【2】李新主编. 周建中副主编.《心理学原理》.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282-283
【3】《现代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南师大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199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