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霞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第一小学 广东梅州 514400
摘要:一直以来,数学都是小学教育的关键一环,我们国家的农村小学数量众多,而为了更好地培育农村学生的数学素养,帮助其更加均衡地成长,就需要教师革新自身守旧理念,将有效情境利用在数学授课活动之中,以此来提升小学数学教育的成效。因此,本文就以农村小学为出发点,首先探究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授课活动的现状,其次探讨在其中利用有效情境模式的关键意义,最后着重分析相关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情境;利用
引言
最近这些年,随着社会的进步,相关部门也愈来愈注重农村小学的教学工作,而作为数学这一科目来说,是小学时期的基础科目,所以怎样才可以提升其授课效果,也成为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所注重的内容。基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农村教育环境相较之前已经明显改观,但是与城镇地区相比,依然还存有一些差距,为此就需要教师对授课活动予以创新,利用一定的手段,创建出有效情境,唯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培育农村地区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下文将做出简要论述。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探析
经济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教育的影响极为深刻。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比较落后,思想上存在着差异,教育方面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气氛比较呆板,教师的创新精神不够充足,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探索的积极性较低。很多新的教育理念没有贯穿课堂,课堂上学生活动少,基本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导致学习的氛围不够活跃、浓厚,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不能很好的突显出来。
二、在农村小学数学授课中利用有效情境的关键意义
(一)突破数学难点内容
尽管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数都属于基础性内容,但是小学生在其年龄段所具备的学习能力去接触数学中的知识时,也会比较吃力,而情境创设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学生解决这个难题,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突破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促进小学生对难点予与理解。
(二)点燃小学生的兴致
兴致是最好的老师,是主动探索新事物的心理基础。在教学情境之中,涉及很多有趣的事物,教师从小学生感兴趣的基点出发,把小学生引入到所提问题的情境中,能够触发他们产生弄清楚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其对后面问题的兴趣,一步步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活动。
(三)活跃数学授课氛围
农村的教育和城市相比较落后,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农村,不能实施多媒体教学,只能凭教师一张嘴讲到底,课堂气氛显得呆板。幸运的是,进行情境教学有利于改变这一现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在农村小学数学授课中利用有效情境的措施
(一)注重合作教学模式
合作模式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授课方法,并且展现出的效用也较为全面,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为学生创建出合作学习的有效情境,将学生树立为授课活动的主角,而这也与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完全相符。
通过实际经验来看,有效性合作情境的创建,不单可以缓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紧迫感,同时借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还能够达到互相促进、取长补短的目的。例如,在教授“平均数与条件统计图”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将小学生分组,并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村庄中统计每户鸡、鸭、羊的数量,并制作出相应的统计图,同时计算出其中的平均数,这样一来,就可以依据农村的特点,来构建出有效合作学习模式,提升授课活动的成效。
(二)融入日常生活案例
在生活之中,存有大量的数学内容,同时,学生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也是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这一点对于小学数学来说也不例外。因此,在农村小学中,教师需要主动的将日常生活案例融入其中,继而创建出相应生活化有效情境,以便于学生明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联。例如,在教授“分数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讲解完课本内容后,便可以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来构建有效情境,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家里共有多少口人,而学生自己占到了几分之几,通过这种身边的事物来创建情境,能够引领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分数知识。
(三)激出学生求知欲望
大量实证发现,在小学数学中利用有效情境,可以较为快速地激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生的年纪还不是很大,因此对于一些较为新鲜的内容,对其往往有着比较大的吸引力,因此,农村小学教师便可以运用这一点,构建出与之对应的有效情境,来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授“面积”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以模拟出一个情境:“在某个同学家中,有一块菜地,并且我们已经知道了它的长和宽,但是想要知道它面积,该怎么办呢?”此时,学生便会进入到情境之中,并充满求知欲,如此一来,便可以有效的完成面积计算这一数学内容的授课。
(四)理论实践相互融合
数学中蕴含着比较多的定理、公式,因此一部分教师便会陷入误区,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尽管这种方式在短时间之内会起到成效,但是长久以往,会让学生出现固式的思维,并且觉得数学内容十分乏味,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致。所以,在农村小学之中,数学教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继而帮助小学生真正的明晰数学内涵,这样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致。例如,教师也可以在每节课的最后,预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来讲解例题,采取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懂得如何将理论与实践当作一个整体。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作为教学方式之一,也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在实践中也证明了有效情境对农村小学数学授课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其中的细节,发挥其最大的优势来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授课成效,点燃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致,培育其主动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锦苗.核心素养下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45.
[2]火统宏.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形成的方式探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145.
[3]石化议. 浅谈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初步探究[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05.
[4]马维成. 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15.
作者信息:张小霞,女(1985.1—),汉族,广东省梅州市人,学士, 河东镇第一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