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真生态,方得真性情——《春》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张梅玉
[导读]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

         张梅玉
         (江苏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江苏 南京 211103)
         【案例背景】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饱含了朱自清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春》这首散文诗,描写讴歌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充满了叙不完的诗情、看不尽的画意,朱自清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水乳交融在一起,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充满了生态气息。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仿佛身处这片浓浓的春意之中,仿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的哪些祈盼春天的人。
          生态体验式教学是当下逐渐盛行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是指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积极主动的进行实践探究,在认知体验和亲自感悟的过程中收获新的知识、技巧和方法,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并运用新知,是生态理念指导下一种新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充分发展完善初中语文课堂上的生态体验课程,不仅可以将学生真正融入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效率,也可以以一种更为自然主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与其他核心素养,使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充分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而《春》这篇文章,本身具有浓厚的生态色彩,不仅具有一种自然生态气息,也具有一种人文生态感觉,非常适合用来进行生态语文教学。回归真生态,方得真性情,本文拟在以《春》这一文章为例,探讨初中语文如何开展生态语文教学。

【案例描述】?
一、领略春天之美
师:同学们,大家好,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老师先为你们播放一段视频,是你们都听过的歌曲,不一样的是,视频里的画面都是老师自己拍的,下面我们来欣赏老师亲手制作的《春天在哪里》。我建议,在听的过程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出来,我们就以这段欢快的乐曲为背景,用饱含深情的歌声,拉开本节课的帷幕吧。
(学生欣赏视频)
师:同学们,春天是魔术师,春天是画匠,春天是有魔法的仙女,她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我们经常会问,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呢,春天,其实就在我们的眼睛里。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接下来,就让我们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走进《春》,随着朱自清先生的笔尖,去感受江南春天的美丽。现在正好是春天,有心的同学应该已经发现了,老师提前在教室里摆放了几盆绿植,并且把窗户给打开了,就是想让大家能够切身实地地身处春天之中,感受春风拂面、柳树飘飘的感觉,这是一种真实的生态情境,那么大家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好的,那接下来,我们就要正式进入文章的学习中去了。

二、品味春天之美
师:同学们,相信经过前期的复习,大家对于这篇文章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为你们播放一段朗诵视频,你们通过朗诵视频来想象文中的画面,品味朱自清笔下的春天之美,想象你沉浸在春天中,沐浴着春风,感受着阳光的美好。
师: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这篇文章分为了很三个部分分别是盼春、绘春和赞春。

这三个部分,都各有其特点,老师也知道不同的同学可能喜欢不同的部分,为此,接下来老师希望大家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可以模仿刚才播放的朗读视频,也可以通过自己内心对于文章的理解进行朗读,进一步将自己沉浸在文章当中,当大家朗读结束之后,我们就开始分点探讨。
师:请已经品读到春天之美的同学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1:老师,我最喜欢春风图。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写出了温暖、亲切、慈爱、幸福,含有深情的感觉。让我感觉我就像沐浴在春风里,其实我也确实是在感受着我们这里的春风。
师:很好,请你温柔地读出这一句话。
生2:老师,我最喜欢春雨图。朱自清运用了比喻,真实生动地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
师:大家还能想出什么春雨的比喻?
生3:如烟、似雾……
师:很好,大家课下还可以多想想,写在课堂练习本上,看看我们笔下的春天和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有什么不一样。

三、歌颂春天之美
师:同学们上面我们通过朗诵文章并且交流感受,已经对文章的大体内容有了比较充分的把握与了解,相信大家也都像真正的如沐春风一样感受到了这篇文章中的生态之美,接下来,老师想带领大家一起跟随着朱自清的步伐,歌颂春天之美。课前老师对大家说这节课有一个比较好玩的环节,接下来就开始了,老师希望你们拿起画笔,根据文章内容画一幅春景图,可以是春雨,也可以是男女老少企盼春天的样子。照画面朗读相应段落,边吟读,边联想,学生自然心有所感,情为所动。
师:看来大家差不多已经画完了,今天晚上的作业便是一张手抄报和春天有关的手抄报,老师不给大家限制内容,大家可以自由发挥。同学们,走进春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我们也抒发了自己的心声,我们更沐浴在春天之中,得到了生态体验。“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美丽而有生机的春天,咱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生:好好学习。
师:太棒了,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就让我们沐浴着春风,一起奔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吧!好,下课。

【分析与总结】?
?          在这堂课上,首先,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春景图的句、段进行阅读,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理由。使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语文学习,并且畅所欲言,进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与真实生动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发展个人的主体意识,形成个性化特征。其次,我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感情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春的美好感情,用自己的心去抒发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自由品读,自由欣赏将自己融入这幅春天生态图中,切实品读其中的生态美感。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主动积极的思维,畅所欲言,碰撞火花。最后,我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分析与朗读,就连课后作业也可以选择与完成,充分使学生更好地显现个性特长和主观能动性,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          生态语文中的生态一词,强调的则是一种学生与课堂自然融合的和谐关系,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投入课堂学习中,将自己真正融入课堂环境。通过亲身经历、亲身体验,获得更加真实的感觉,并在大脑中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本节《春》课堂,将生态与体验二者结合,转变教学方式,采取一种相对自然、和谐的方式进行课堂的开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的学习中,达到一种自然和谐的课堂环境,真正做到了回归真生态,方得真性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