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圆圆
邹城市图书馆 273500
摘 要:本文从儿童阅读心理视角出发,分析儿童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影响及意义,为更好的进行图书馆分级阅读提供指导和服务,更好地进行县级图书馆工作的探讨。
关键词: 儿童阅读心理;分级阅读;县级图书馆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s reading psychology,we can analyze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children readers on Library work 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and services for better graded reading in libraries and to better carry out the work of County-level Libraries.
Keywords:children's reading psychology;graded reading;county library
1前言
文化部《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国具备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建立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质量显著提升,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1]。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很不均衡,特别是贫困地区县级图书馆的发展明显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和谐、有序发展[2]。因此,县级图书馆更应该利用好国家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政策,带动读者阅读的兴趣,让阅读真正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儿童阅读的推广更是推动全民阅读的基础。对于儿童阅读的推广,只有更好的满足儿童阅读心理的需要,县级图书馆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接受。本文从儿童阅读心理视角出发,分析、探索县级图书馆工作的开展。
2儿童阅读心理
2.1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从儿童的认知结构与环境的相关作用出发,将幼儿的心理按年龄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幼儿通过身体感知适应外在的环境,在9-12月时获得客体永久性,即幼儿脱离感知物后,仍相信此物的存在;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幼儿的语言、表象符号和延迟模仿开始出现,幼儿已具备用语言和表象来描述外在事物,但不可逆性思维,心理上也不能反向思考外在事物的变化,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从自我的角度和观点去认识事物[3]。
2.2儿童阅读心理研究内容
阅读,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思维活动,即传递文字信息的过程[4]。儿童阅读心理侧重儿童阅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个性、能力、心理卫生等[5]。阅读对于儿童的心智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人格的塑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皮亚杰的两个阶段也从儿童阅读心理方面为图书馆工作提供了指导。在感知运动阶段,幼儿通过听觉、视觉和触觉感知适应外在的环境,在读物的推荐中,他们相比与对文字的兴趣更加喜欢色彩鲜艳、活动性强的图画书和玩具书。在前运算阶段,幼儿的思维方式开始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渐进行转变,有了简单的判断和推理。语言词汇开始丰富,对于适合的读物有大致的了解,可以产生联想,并可以重新构架他们所理解的情景再现。针对此阶段的孩子,图书馆在读物的选择上应更倾向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契合儿童心理特征的书籍[6]。
3分级阅读的目的和意义
分级阅读是从不同儿童的年龄、思维、社会化的角度出发,为他们提供适合的读物,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供一种阅读的方法和策略[7]。对于分级阅读,在国务院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为不同年龄儿童提供适合的图书,推广针对儿童的图书分级制,将分级阅读作为儿童阅读推广的重点[8]。
分级阅读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阅读推广方式,图书馆开展分级阅读,可借鉴西方成功的经验,例如美国图书馆的阅读从出生开始、日本的儿童晨间阅读和德国的起点阅读计划,加强对儿童分级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提供适合的读物,开展相应的亲子阅读、故事分享等活动,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供针对性、有效性的分级阅读服务和指导,更好地为儿童读者服务[6]。
4县级图书馆工作的探讨和思考
县级图书馆是县级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对全民阅读的推广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县级图书馆更应该把读者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从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出发,带动读者阅读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儿童读者作为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对象,县级图书馆更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阅读心理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儿童读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4.1满足儿童阅读心理需求,丰富馆藏
县级图书馆为更好的吸引儿童读者,要提高自身在儿童读者服务的水平,就必须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儿童阅读心理的需求,精心筛选和采购符合儿童阅读心理的绘本和图书等,丰富儿童借阅室的馆藏。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供不同层面的读物,针对年龄较大、具有初步阅读能力的儿童读者,县级图书馆应该适当采购一些文字浅显易懂的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社会文化等更为丰富的书籍。而针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读者,县级图书馆应该选择配备一些简单易懂、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寓言幽默的绘本等书籍。使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获得阅读需求的满足,真正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县级图书馆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馆藏的丰富,不仅提升了儿童读者的服务水平,也为下一步成人借阅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4.2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开展分级阅读指导和服务
分级阅读在儿童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培养等方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阅读符合年龄心智特点的读物,更容易理解,也便于阅读兴趣的养成。县级图书馆开展分级阅读的指导和服务,更加便于儿童读者简单定位自己图书的选择,节省阅读的时间成本,降低阅读的难度。
县级图书馆在开展分级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准备深浅适宜、形式新颖的读物,例如,针对1-2岁的儿童选择直观形象、颜色鲜艳、文字较少、图文并茂的画册、绘本;针对3-4岁的儿童选择篇幅大、角色少、韵文为主的图画故事;针对5-6岁的儿童选择画面复杂、配有适当的文字,便于观察力和理解力的培养。县级图书馆不仅提高了儿童读者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也使阅读成为儿童读者生活的常态。
4.3充分利用Interlib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全面开展,Interlib业务系统成为全民阅读的强大资源保障。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将实现图书在中心图书馆以及各个分馆间的通借通还,让群众在自己的社区就能借到自己想看的图书。将当地公共图书馆形成服务联合体,建立一个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应用系统,利用成熟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改善地理分布不均的劣势,能从最大程度上弥补文献信息资源在本地区图书馆及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分布不均衡的状况,为广大读者获取文献信息提供便利。
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文献采访、编目、流通、检索等主要业务全部实现自动化管理,县级图书馆与各镇街建立总分馆制,实现通借通还,针对于较为贫穷的地方儿童阅读心理需求的满足,提供了读物支持。
4.4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更好的服务儿童读者
对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走进图书馆的儿童读者,图书馆可主动与学校进行合作,积极主动的了解学校的阅读需求及相关的教学计划,让读者就需要的图书提出自己的建议,列出书单,让老师、学生参与到图书的采购工作中,及时地满足其阅读需求。
为了更好地鼓励儿童的读书活动,也可与学校联合开展读书活动,便于更好的开展课外阅读,使图书馆的馆藏成为学校图书资源的有效补充,将全民阅读真正地融入到广大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中。
5结语
从儿童阅读心理视角出发,即站在“儿童本位”的立场,分析儿童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影响及意义,为更好的进行图书馆分级阅读提供指导和服务,更好地开展县级图书馆工作,推广全民阅读。儿童阅读的推广是推动全民阅读的基础,对于儿童阅读的推广,只有更好的满足儿童阅读心理的需要,县级图书馆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接受,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职能,增强文化阵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文化部 国家体育总局 财政部等.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R/OL].[2016-12-29].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52078.
[2]中国图书馆学会.县级图书馆生存发展启示录[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3][瑞士]让.皮亚杰,等.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孟绂.少年儿童阅读规律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5).
[5]何红.关于儿童阅读学[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3):75.
[6]刘艳儿童心理视域下图书馆早期阅读推广研究[J].少图空间,2017(5):115-119.
[7]郑玮.学龄前儿童阅读分级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4):41.
[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R/OL].[2011-08-08].http://www.scio.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