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王静
[导读]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阅读策略,希望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水平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王静    四川省盐边县红格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盐边  617112
【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阅读策略,希望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水平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34-01

        阅读的目的,不仅包括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读懂文章、获得更好的考试成绩,还在于让学生能够透过文字看到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被作者的人格精神所感染,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创新教学策略,不懈追求更好地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人生刚刚开始,没有丰富的阅历。教材中的很多课文,有着深刻的内涵或美感,成年人读起来很容易意识到,但小学生却较难产生类似的感受。这种“不理解”,导致有些学生在阅读时往往显得心不在焉。要解决这种问题,不是单纯的命令学生“认真读”、“仔细感受”就可以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多媒体素材与课文相比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对课文产生更多的理解。
        例如,阅读课文《海上日出》。很多学生没有见过大海或者日出,虽然课文的描写很生动,但学生的想象缺乏落脚点,难以感受到海上日出景色之美。这时,多媒体素材就可以发挥作用。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海上日出景色的视频,或再搭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引起学生心灵上的震撼。学生会从自身意愿出发,将视频中的景象与文中的描写进行对比,去认真感受文中创设的场景,意识到课文中的描写是多么的生动,与现实场景又是多么的契合,对阅读课文产生发自内心的兴趣。
        二、灵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学生较为深入的阅读文章、形成了一定的见解后,一般小学语文教师都会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帮助学生捋顺思路。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更多的是针对考试可能会考到的问题,学生的思考也总是围绕着模式较为固定的试题。长此以往,思路就成了“套路”。“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该在提出问题时更加灵活、开放,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思考空间,帮助他们形成独立自主的见解。
        例如,阅读歌词《松花江上》。对于这首歌的作词背景,一般的成年人都耳熟能详,阅读时会产生浓烈的家国情怀。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仅仅通过阅读是很难产生深刻的感受的。


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些背景知识,然后提出问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很久没有回过家,没有见到过父母,是不是会特别想家?是什么原因造成歌词中提到的人有家难回?你觉得词作家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通过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学生的思考一步步深入,他们的感受可能不尽相同,如对流浪者的同情或对侵略者的愤怒等,但都与词作者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共鸣,再通过教师的总结引导,阅读的有效性自然能得到提高。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若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只是体会与感受,或者只是一味地进行阅读,学生同样会缺乏相应的阅读能力,那么语文课对学生的积极作用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语文课要将“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让“读”和“练”进行有机的结合,在课堂过程做到以读为本位,读练穿插进行,才可以让学生从根本上累积语言,从而体会其深层次的语境,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深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荷花》的课程教学时,其中有段内容是作者想象自己也变成了一株荷花。此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文中的情境进行还原,促使学生们思考蜻蜓飞来时会说什么话,小鱼做了什么梦,从而充分发挥想象。
        每堂阅读课都会有重点难点,教师单纯的讲解学生可能无法在每一堂阅读课上都能准确把握。但是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授课可以重点出示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如在《狐假虎威》的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认读文中20个生字以及朗读理解韵文这个教学重点,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20个生字的字音、字形以及字义。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理解了课文内容,并掌握了生字的写法,能够顺利掌握教学重点。而在突破理解成语“狐假虎威”意思这个难点的教学中,教师出示动画片展示“狐假虎威”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懂得了“狐假虎威”的寓意。
        四、安排课外阅读,培养学生习惯
        课外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补充,广大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课外阅读的作用。只是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上,还需要进行一些改进,与学生的兴趣进行更紧密的结合。有些书籍很经典,但过于深奥或过于幼稚,与学生的兴趣点不符,课外阅读就会沦为形式,就算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很多也是敷衍了事。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在推荐书目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所侧重,让课外阅读更有效,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比如,有些学生对古诗词中的韵律美比较敏感,教师就可以向这些学生推荐古诗词选集和相应的赏析,让他们在享受阅读古诗词的乐趣的同时,能够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又如,有些学生喜欢出游,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图文并茂的游记,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放飞自己的想象力,跟随作者一起“行万里路”。同时,教师也可以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读过的、喜欢读的书籍,自己从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调动其他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阅读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的意义极为深远,学会阅读往往代表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可以通过“看书”,自发的汲取书籍中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可以跟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获得成功的助推器。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白,小学正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教师必须对阅读教学提起足够的重视,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应用论述.张桂英.《科技风》,2020年.
[2]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李碧仙.《新作文:教研》,2020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