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张文
[导读] 物理是高中教学阶段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之一,由于该类学科当中所涉及到的概念以及公式等相对较多,抽象化程度较高,因而这对高中学生的理解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可能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各类的问题。然而,教师却对问题的科学性缺乏考量,部分问题存在于形式化。文章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就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提出合理化建议。

张文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第一中学
【摘要】物理是高中教学阶段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之一,由于该类学科当中所涉及到的概念以及公式等相对较多,抽象化程度较高,因而这对高中学生的理解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可能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各类的问题。然而,教师却对问题的科学性缺乏考量,部分问题存在于形式化。文章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就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38-01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让学生逐渐掌握提问的技巧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善于变换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下功夫,设置的问题要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问题中启发思考。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帮助同学们一起提高物理水平。
        一、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要求
        (一)课程准备中注意逻辑联系
        实施有效提问策略的前提是教师精心准备。在课程准备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提问策略的选择,而且要注重提问之间的逻辑关系。重点提问复杂知识点和重要知识点,把握教学内容中各个知识点的特点和知识点之间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提问策略才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二)课程进行中注意时间控制
        成功实施有效提问策略要注意时间控制,要针对不同问题设置问题理解时间。解答简单问题时若给予过多时间,则会使学生注意力下降,拖慢课堂进度。相反,若在解答复杂问题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也就无法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跟不上课堂进度,导致无法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
        (三)课程结束后注意评估反馈
        判断有效提问是否成功应该在学生解决问题之后对其进行评估反馈。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再次审视提问策略使用是否得当,保证有效提问的成功实施。评估反馈过程中应注意给学生充分正面的评价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及时反馈会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不怕出现问题,从而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一)要充分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和意义
        课堂的有效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教师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问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对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问学生和由学生发问,可以通过对话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冷静考虑,合理处置。通过提问,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通过提问,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二)创设课堂提问中问题的情景
        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1.直观创设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媒体和网络资源,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例如实物、图片、录像、配乐、表演等,使教学有形、有情、有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生活化创设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物理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它包括生活已有的正确和错误观念。教师可以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3.演示实验创设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或教师引导,让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或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加深人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4.故事化创设把要提问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故事,可以增加课堂的乐趣和拓展学生的视野,体现出趣味性和时代性。其内容可包括生活中的故事、古今中外著名人物的故事等。
        (三)提问对象的选择和时机的把握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表现。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对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给以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地创设问题,能启发学生思维,实现学生的思维培养和知识的内在建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钱耀辉.微课应用于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策略探讨[J].高考,2020(34):73+75.
[2]胡吉仁.构建高效物理课堂之我见[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9):40.
[3]李旭斌,陈晓陆,郑朝阳.指向高中生物理概念形成的认知分层进阶教学——以“惯性概念”的形成和运用为例[J].物理通报,2020(09):107-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