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软环境建设在基层建设工作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闫清 丛云娥
[导读] 【摘 要】一个好的企业,除了要具备整洁美观的外部环境、规范完整的基础资料、设施齐备的办公设备等硬条件,同时必须要具有较高的整体技能水平、和谐的团队文化以及较强的团队凝聚力等软环境。
        抚顺石化公司洗涤剂化工厂  辽宁抚顺  113001
        【摘  要】一个好的企业,除了要具备整洁美观的外部环境、规范完整的基础资料、设施齐备的办公设备等硬条件,同时必须要具有较高的整体技能水平、和谐的团队文化以及较强的团队凝聚力等软环境。文章从软环境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通过软环境建设提高企业基层建设工作。
        【关键词】软环境  基层建设 班组  企业文化
        基层就是指各级组织当中最低的一层,也是与广大员工联系最直接、最接地气的一层。对于企业来说,基层车间、基层班组都属于基层。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抚顺石化公司洗化厂近些年来一直重视基层建设工作,尤其是“四同(同心协力予细节、同舟共济谋发展、同声相应共执行、同气相求显价值)”文化建设,侧重于思想和理念层面的培养,着力提高员工素质,不断夯实基层建设工作。
        1.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1.1提升管理人员能力
        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是创造一流业绩,实现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企业应致力于精心打造优秀管理团队,大力倡导“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理念,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坚持持证上岗“炼真金”。实施了管理干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即每一名管理干部、技术干部都要通过自我培训,参加统一考试,获取上岗资格,没有证坚决不能上岗,让管理干部、技术干部在培训工作中起到表率作用。启动沙龙“双引擎”。开展“安全、技术沙龙”活动,针对装置安全生产、技术研发等,组织各级人员通过“沙龙”这个平台表现观点、展现才华。培养管理干部“五个一”工程,即读一本好书、树立一个榜样、解决一个问题、组织一项活动、写一篇文章。推动了管理干部个人的组织、协调、沟通、分析、决策等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实现了企业与个人价值的双赢。
        1.2突出党员奉献精神
        党员队伍是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基层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优势,用好党员队伍这一资源,发挥好支部政治优势至关重要。党员带头“践承诺”。党员个人根据岗位职责、能力素质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承诺的事项,签定“党员承诺书”。党员从能力需求、实际行动、提高完善等方面对自身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明确了安全生产、创建先进党支部及广大员工对党员的要求,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缺陷,能够在下一步工作中有的放矢,重点改进。全面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在员工中树立积极典型,带动员工参与企业整体工作的热情。评选党员标兵,通过在政治素养、履行职责、业务学习、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等方面对党员进行考核评比,通过先进事迹来激发和感染周围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
        1.3提高员工基本技能
        员工基本技能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各种常规性培训(仿真操作、互讲互学、全员轮岗等)来达到,其目的主要通过各种培训使员工在内心深处树立起“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立足岗位,脚踏实地提升自己业务能力。加强岗位人才培养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核心所在,面对合洗行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开展“结对式”培训,发挥老工人的“传、帮、带”作用;推行“仿真操作”式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开展“互讲互学”式培训,班组所有员工都参与讲课,谈对装置和操作的认识,增强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开展“全员轮岗”式培训,实施内外操作轮岗,提升员工对装置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由此建立起新员工重点选拔及接续培养的新机制。重视企业里的老员工,尤其是从建厂以来一直工作在一线的老工人,他们拥有的工艺技术和操作经验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如何使他们的知识永远留在企业,成为企业一种可再生资源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可尝试在企业内部选聘一批内部培训师,让老工人走上讲台,让他们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资源,转化为财富。这样,班组就可以进行自主培训,随时随地培训,针对性强,有利于学习经验更有效地转化为绩效的提升,能够使员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2.提升企业文化建设
        2.1改善员工工作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好的态度不但会对我们做人产生正面的作用,还决定了我们做事的成效高低。当前企业中新毕业大学生在班组中比重较大,有的已占60%,且这部分新员工大多是独生子女,本我意识较强,吃苦意识、埋头苦干意识较弱,对团队绩效的提高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工人阶级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提高工作责任心,形成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车间保企业的统一认识,积极打造个人与企业“命运共同体”。具体方式可以通过找老工人讲课、参观、座谈等,努力克服其浮躁心态,树立起“为自己工作”的工作理念。
        2.2构建企业团队文化
        有合力才有活力。要以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人性化、实施阳光管理,切实关心员工身心健康,积极为员工个人发展创造条件,让每个员工在岗位上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做到快乐、聪明、创新地工作。洗化厂于2010年提出“四同(同心协力予细节、同舟共济谋发展、同声相应共执行、同气相求显价值)”文化建设,“四同”文化的形成,带领广大员工尽职尽责,工作认认真真。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层面,不约而同地与党委厂部思想一致、行动统一,产生共振效应,用企业文化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在工作中形成合力,从而激发企业的无限活力。
        3.完善企业规范建设
        3.1加大标杆管理力度
        标杆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就是向比自己做的好的人、事、方法等进行学习,对于一企业来说,标杆分为内部标杆、行业标杆、全球标杆。洗化厂设立七个内部标杆,分别是文明建设、项目管理、工艺管理、安全管理、设备完好、班组绩效、党支部建设,通过月考核评比,将各基层车间的所有工作纳入其中,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与同行业的烷基苯生产厂家进行对标分析,找出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落后的指标进行攻关研究,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实现效益最大化。
        3.2延伸综合检查专业
        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说白了企业就是要创造效益,可是效益归根结底是人创造的,所以企业综合检查不能只检查那些硬性的生产、技术、设备、安全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做人的工作同样重要,党群工作抓的好,员工思想积极上进,工作效率自然就高,装置运行水平自然就好,那么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可观的。所以企业综合检查要要延伸到人事、党建、工会、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只要把与员工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屡顺了,把员工的素质提上来,那么其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3细化考核评比方案
        考核评比方案就是制定工作的规则,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坚持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原则,使管理的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将考核评比方案细化就是一种将目标分解细化和责任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规划和各项管理职能能有效地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而这种评比的方式又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4.总结
        软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软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软环境建设对于基层建设、对于企业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抓好软环境建设就是要做好人的工作,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规章制度、考核评比等手段持续推进良好的软环境运行,最终形成良性工作循环,促进基层建设工作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