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周振 郭敬宇 褚雪威
[导读] 摘要: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把国企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必须加强基层党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企业的“根”和“魂”。
        抚顺石化石油二厂
        摘要: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把国企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必须加强基层党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企业的“根”和“魂”。党建工作得到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党中央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说明,并对解决的思路进行研究与探讨,希望对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有所帮助。
        一、基层党建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根据需要不断制定完善基层建设管理要求,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政策方针,将基层党建工作放在党建工作的重心位置,从严从实抓党建、强党建,在落实党建责任、抓牢意识形态、管好干部人才、促进中心任务完成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与中央要求相比,国企基层党建工作还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极个别的表现为:
        1、重经济效益轻党建、重业务轻党务。
        2、党务人员缺口大,从业人员能力不足、年龄偏大、经验少。
        3、组织生活缺乏活力,形式化,套路化、质量不高、创新不足。
        4、基层党组织制度不细、不完善;工作缺少考核与交流。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具体实践中,基层党支部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生产经营管理的最前沿。激活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对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宣传贯彻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有着直接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针对上述问题,解决的总体思路为:建制度、调结构、强培训、重考核,具体的思路和办法如下:
        (一)将车间(站、队)中心任务、经济考核指标与基层党建工作挂钩,形成合力,相辅相乘,相互促进。
        1、强化党建工作的指导与管控作用。制订党建工作重点及实施计划,对党建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同时,制订党建工作月度清单,对照每月工作实际,清单化各项工作任务,并明确完成时限、责任人及各交付项。
        2、建立工作共研机制、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围绕中心工作,建立“问题大家找、思路大家提、办法大家想”的共研机制。注重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党员的作用;持续开展“党员走在前”、“党员示范”系列实践活动。
        3、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抓好支部党建工作业绩考核。从“奖”和“惩”两个方面,逐步探索建立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方式。向“不作为”开刀,对不抓党建、抓不好党建的党支部领导班子及成员严格追责,视具体情况对党政主要领导或相关领导进行诫勉谈话、调整岗位、降职或免职处理。
        4、建立党员指标考核体系。将基层党支部“抓班子、带队伍、强三基、促发展、保稳定”五项主要任务细化、量化为党员日常与特殊状况表现、工作业绩、示范作用、团队协作、技术攻关、业务学习、传帮带、自律、形象、业绩等指标,动态考核党员在工作和思想中的表现,让大家看到自身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也为组强选人、用人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构建基层党建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工作程序,倡导标准化党支部建设。
        1、坚持从制度入手,着力构建责任分解、责任落实、责任追究的联动机制。对于“两学一做”等大型主题活动,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使活动长效化。对于日常工作,要不断完善现有制度,制定出台接“地气”的日常管理工作管理办法,让“规定动作”有章可循,有错必考。推行《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细化分解了党组织和领导个人抓党建工作的具体职责任务。
        2、推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按照“讲政治、强功能,攻弱项、补短板,重创新、求实效”的思路,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五个要素共同支撑和维持运转,以“五个基本”为抓手,在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上进行探索。如制作“三会一课”提示卡,标准课件,并着重在加强各项会议召开时间的准确性、会议流程的规范性和会议记录的完整性上入手,借助新媒体,不断丰富党课内容和形式。
        (三)对党务工作者实行“供给侧改革”,强化培训与业务交流,加大业绩考核力度。
        1、实现党务工作者的“供给侧改革”。针对基层党务人员不足,从业人员年龄偏大问题。首先是要完善党建工作机构设置。对于基层支部专职书记要配齐、配足。其次,要调整党务工作者的结构,实现党务工作者的“供给侧改革”,既调整党务工作者队伍结构,坚持全面衡量、优中选强,在选准配强中提高素质起点。
        2、针对个别党务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偏低的问题。解决的重点是加强培训与业务交流。实现党务工作人员培训交流常态化、内容务实化、效果达标化。培训可实行“线下”、“线上”双管齐下,在强化培训中筑牢素质基础。“线下”培训措施包括:开展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业务轮训和交流体会、组织支部会议记录和党课课件展评;“线上”培训是指充分运用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优势开展培训。
        3、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业绩考核。完善的考评机制能够使基层党务人员的工作成果得到充分的尊重,激发基层人员的工作热情。在实际的工作中,可采取灵活的表彰方式,对于工作突出的党务人员典型,可给予其物质奖励及精神奖励,在企业内营造良好的比拼赶超氛围。
        (四)不断丰富基层党支部活动载体和内容,打造精品、特色活动。
        1、找准活动载体。着力在主题活动载体方面力求创新,使活动得以与时俱进,常抓常新,富有成效,充满活力。注重载体的“实用”,在增强活动的可操作性方面,多下功夫、多动脑筋,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
        2、盯住最管用的点。继续做好“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等品牌活动,结合生产经营重点开展党组织活动,增强党员责任意识,“亮身份、当表率、做贡献”,把政治优势转化为生产力。
        3、找到最需要的点。支部活动必须要有针对性,能够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要研究哪些方面需要调动起来,哪些工作需要突出,找到最为需要的关键点。
        4、守住最薄弱的点。结合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灵活确定活动主题。比如,为了在劳动竞赛中鼓舞士气,确立党员干部要做表率这一主题,进入冬季,可组织开展“防冻防凝党员先行”等主题活动,把安全生产的薄弱点守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