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张妩媚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张妩媚
[导读]

张妩媚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民族中学  5332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043-01

        生物学科是初中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必修课程,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转变教学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的新形势下,如何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五个提高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
        兴趣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对认知活动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生物现象、认识现象本质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使之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如在讲述《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一节时,应将注意力放在事实和现象的联结点上,即“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进行生命活动”。我对学生说:“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进行生命活动,这生命活动在盛夏尤其活跃,没有这种复杂的生命活动,树木便无法活下来。这种生命活动不仅能够决定植物的存亡,而且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科学家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索这种奥秘,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利用这种生命活动实现粮食生产的工厂化还处于探索阶段。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仔细想想,这种生命活动是怎样依靠土壤、空气中的物质生产有机物质的,它又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环境与生活的,并畅想‘绿色与我们未来的生活’。”学生听后,有跃跃欲试之感,对大自然的奥秘感到惊异。生物界绚丽多彩,可作为学生观察、研究的对象十分丰富。我们应该把生物教学的背景扩大到广阔美丽又蕴含许多奥秘的自然环境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生物知识,探索生物现象的本质。
        二、精心设疑,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所谓设置问题的情境,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揭示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讲“茎的疏导作用”这一节时,可先演示一个实验,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稀释的红钢笔水。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正置的和倒置的两株芹菜,其中倒置的芹菜一段剪掉尾部的叶片,露出茎的部分,其根部向上放入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纵切和横切芹菜茎后观察发现,在A试管正置的芹菜茎变红了,而且正在运输稀释的红钢笔水;B试管的芹菜只有接触稀释的红钢笔水的底部一薄层被染红了。


学生很惊讶:两支试管内都是芹菜,只是放置的方向不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这说明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从而为讲解“茎的疏导作用及茎的结构、水分的运输方向”这一系列实验奠定了基础。
        三、重视自身修养,更新教学观念
        目前的应试教育环境中,很多教师的教学都存在着重知识而轻能力、重结论而轻过程、重认识而轻情感的"三重三轻"现象。在此教学观念下,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就给同学们灌输大量的知识点,教同学们解各种各样的题型,认为这样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而很多学生也就跟着教师的步伐,认为学习只要记住结论,懂得做题就能把学习学好,达到学习的目的,成为未来的国家栋梁,所以就有了很多死记硬背的学生,也有了很多搞题海战术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把握教学知识,容易出现偏差和误解,不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拓展。所以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想要提高生物课堂效率,首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个人素质,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上持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利于高效课堂的开展。
        四、注重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师生情感
        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让彼此之间更为了解,增加彼此间的认识,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没有拘束感。教师如何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营造一个轻松的、愉快的、生动的、活泼的课堂氛围呢?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洋溢着热情,要让自己的语言富有激情,语调具有抑扬顿挫之感,充分利用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所要传达的意思,也能活跃课堂氛围,另外让同学们讨论交流和师生意见交谈也是活跃课堂的有效途径。只有教师带着愉悦的情绪,动人的语言,形象生动肢体语言,同学们才会感受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最佳。
        五、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不少学校已明确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时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课堂练习题的提前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因此生物在进行复习时,我就比较重视课堂练习,每节课基本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思考和练习的时间,一般都有十分钟到十五分钟的时间我是让学生进行练习或者进行知识点和归纳、总结。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有力保证。
        总之,学生要学有所获,教师要教有所成,与教师心态及所付出的努力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必须要备好每一节课,用生动的、充实的课堂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把课本中的生物知识学好学活,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