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连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联合小学 510850
摘要: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在教育的过程之中,数学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落实,也更是为了学生能够在数学这门学科之中有更好的发展而打下基础,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环境之中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构成;培养
小学阶段听过最多的应该就是在语文或者是英语课堂之上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在如今的阅读能力在数学这门学科之中也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小学阶段对于数学课程来说,阅读能力的提高要比其他学科更加地难。因为对于数学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字面意思,更是要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去理解,并且通过此类的问题学会举一反三。将所有的内容放在课堂之上,都能够交叉应用、在练习中得以实践。
一、数学阅读能力的现状和意义
阅读这个词汇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之中应用比较广泛,而且此种的学习方式则是由新课程改革标准之下的教育所提倡的从学习知识到会学知识,培养学生在课堂之上自学能力的这一关键内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自学能力则是各种能力的一个最基本的环节学生,不管在学习哪种知识都需要经过学习而获得。如果课堂之上仅仅是教师在前边进行讲解,那么是远远不够的。如今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重视,有时候教师上课替代学生读题,没有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数学是严谨,语言是简洁又有点抽象的,没语文这么学科那么优美感人。所以如今的教学现状本身就不利于学生培养阅读能力,现在又是多媒体时代,更忽略了课本阅读。也就是教师只是让学生学会知识,不是会学和会阅读。导致布置预习作业之时学生就认为没作业。
对于这样的问题出现,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只是注重聚焦学生知识,而并不注重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一些内容中可以看出数学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思维或者是方法,那就是说明数学这门学科也是需要学生通过一些语言,或者是其他方式方法进行学习,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之后学习各门学科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准确性。所以数学阅读是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一大前提。在课堂之上,教师往往都是读一遍题,让学生在下面做题。这样的方式教师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怎么会在教师讲解一遍的情况下就将内容全部都理解清楚,所以教师在课堂之上读题之时,应该读的变数增多,并且可以让学生来阅读。那么学生的关注度、注意力就会得到集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提高。因此阅读在数学的过程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1利用多媒体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阅读兴趣
数学课堂之上,尤其是小学阶段,想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数学这门课堂之上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教师首先要做的一个方面就是应该将所教的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兴趣了学习的动力才会得以提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按照教师的要求高效地去完成阅读的任务,而在教学的环节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成为了教师教学的一项难题。不过,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新媒体信息技术的来历,教师在课堂之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欲望,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去阅读。以此来更好地去掌握数学知识的全部内容。
比如:教师在讲解轴对称之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先为学生讲解轴对称的含义是什么?轴对称在数学课本质上应该是怎么样的?应该如何地去掌握其重点?学生只是接受了一堆理论性的知识,不懂得如何应用,兴趣还有可能降低。
为了改善此种状况,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阅读时的引导,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增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多媒体之上,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现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之后引导学生对于课本上出现的一些知识点进行阅读,因为多媒体的图片或者是视频的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于知识点能够更加主动地去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还能够验证自己之前总结的观点。所以利用多媒体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之上的一个兴趣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2.2课堂上开展阅读游戏,改善课堂氛围
小学课堂之上,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所以学习知识都喜欢在一个气氛比较活跃的氛围之中进行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轻松愉悦的氛围变成了老师严肃、压抑的气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不高。所以这种状况已经不适合新课程改革标准之下的数学课堂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而又愉悦的课堂之上的学习。可以在课堂之上,开展一些阅读的小游戏来活跃课堂的氛围。还能够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内容之时,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之上良好地去理解分数的含义、理解知识点的内容,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比赛。既能够让学生的氛围处在一种愉悦而又欢乐的情况之下,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课堂之上教师随机地去抽取一名学生,让学生将知识点在课堂上进行朗读。此刻,教师要求学生可以在这一项知识点上做一些适当的修改,并且询问其他的学生,这位同学进行这样的修改是对还是错呢?学生在听到教师的问题之后就会判断究竟是对还是错,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情境,朗读的学生可以加深其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够加深其改变知识点的内容,而其他学生却能够在判断对错的基础上对此项知识点加以理解。因此,课堂之上利用一些小活动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2.3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提升阅读效率
课堂之上学生都是固定地去学习数学知识,那么学生的思维很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在新课程的要求之下,教师在课堂之上可以为学生展开另一种的阅读模式。小组阅读合作就是一项不错的阅读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上拓展思维,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之上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以此来让学生更加准确地去掌握知识。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据处理的内容之时,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在学习数学环节之中的思维。在课堂之上,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很多的小组,而不同的小组之间可以进行沟通。让小组先自行的去理解阅读的内容、消化阅读的知识,合作之时更是鼓励学生们将对知识的理解进行相互的沟通、交流,进行思维上的碰撞。其次,学生在进行合作探讨之时应该是先让学生了解一下统计图,这样是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能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可以看出在课堂之上,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组合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之上所涉及的阅读能力提升,可以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进行更加精准的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准确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方艺鬟.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策略探讨[J].才智,2020(10):127.
[2]赵来强.对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探讨[J].东西南北,2019(06):84.
[3]陆海燕.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有效培养策略探析[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03):25.